青青久视频,91精品综合,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當前位置: 首頁> 科研團隊故事

頂天立地,打造甘藍品種“中國芯”

——記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藍類蔬菜遺傳育種科研團隊

字體

面向農業科技前沿和農業建設主戰場,以產業需求為導向,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藍類蔬菜遺傳育種科研團隊歷時五十多年研究,突破了甘藍自交不親和、顯性雄性不育等關鍵育種技術,培育出四代“中甘”系列品種,市場約占國內的60%,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甘藍品種的壟斷,為蔬菜良種國產化做出了重大貢獻。

科技“頂天” 引領農業科技前沿

甘藍俗稱“洋白菜”,上世紀70年代以前,我國的甘藍良種全部依賴進口,育種技術和優異種質資源被國外種子公司壟斷。1979年,在田間幾十萬朵花里面,方智遠院士團隊找到了國內外首例顯性雄性不育突變體79-399,這一突變體花朵鮮艷、雜交結實率高,能否用它建立一個與國外完全不同的更高效的制種體系呢?團隊成員摸著石頭過河,在遺傳學測驗、組培技術建立、分子標記開發等關鍵應用環節逐一突破。經過30余年的不懈探索,甘藍顯性雄性不育體系成功實現規模化應用。在科技創新工程的連續穩定支持下,2023年團隊成員終于解開了突變基因Ms-cd1的神秘面紗-罕見的啟動子單堿基變異造成了顯性不育性狀,闡明了顯性雄性不育的作用機理。

1.jpg

方智遠院士在田間地頭調查

2.jpg

世界首例甘藍顯性雄性不育突變體79-399

產業“立地” 為“洋白菜”裝上“中國芯”

自1973年育成我國第一個甘藍雜交種“京豐一號”后,方智遠院士率領團隊先后育成“中甘11”“8398”“中甘21”等甘藍主栽品種,獲得我國園藝學科唯一的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進入新時代,面對越冬甘藍育種基礎薄弱、難以獲得競爭性項目支持的困境下,科技創新工程及時給予了穩定支持,團隊珍惜這個寶貴機遇,不斷弘揚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的優良傳統,最終育成越冬甘藍“中甘1305”,開啟了國外替代的新篇章。中甘系列品種的種子價格不到國外的1/3,在全國累計推廣1.5億畝,有力支撐了甘藍品種的國產化,為蔬菜穩產保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3.png

四代“中甘”系列甘藍品種-京豐一號、中甘11、8398、中甘21

甘藍類蔬菜遺傳育種科研團隊由方智遠院士建立于1970年,隨后劉玉梅、楊麗梅等先后擔任團隊負責人,張揚勇為現任團隊首席。團隊現有成員9人,包括國家級人才1名、農科英才2名、高級職稱人員8。主持獲得四項國家獎,實現了“洋白菜”到“圓白菜”的變遷,為“洋白菜”裝上了“中國芯”

4.JPG

甘藍類蔬菜遺傳育種科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