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為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促進全所科技人員特別是青年科技人員之間的交流、學習和共同發展,推動麻類所科研工作的開展,中國農業科學院
麻類研究所舉辦了“青年學術報告交流會”。
會議邀請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蘿卜育種崗位科學家梅時勇研究員作了主題報告。他從系統開展蘿卜全產業鏈科技研發、構建蘿卜產業有序生產體系、促進我國蘿卜產業不斷提檔升級3個方面入手,詳細介紹了我國蘿卜產業的發展現狀、研究進展、存在的問題以及對未來的展望,這對麻類所拓展學科領域、加強南方經濟作物學科建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麻類所劉頭明博士和高春生博士分別作了題為“苧麻馴化的分子機制”、“工業大麻的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的學術報告,并且介紹了各自研究領域中的研究進展和相關工作。
本次學術報告交流會內容豐富多彩,交流互動頻繁,會場氣氛活躍,取得了良好效果。陳萬權所長在總結講話中指出,一定要高度認識學術交流的重要性,學術交流是科學研究存在和發展的重要機制,通過學術交流相互啟發、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麻類所正處于學科建設和學科發展的關鍵時期,更加需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來繁榮學術交流和推動學科建設。陳萬權強調,青年科技工作者思想活躍,對新觀點、新技術吸納快,青年學術交流活動應當固定化、常態化,形成青年學術論壇,從而強化全所的學術交流水平,推動研究所科研事業的深入發展。
麻類所全體在職科技人員、研究所博士、碩士研究生近百人參加了此次學術報告交流會。(通訊員 王真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