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李家洋
中國科學院院士
院士簡介:
李家洋,男,1956年7月出生于安徽肥西,植物分子遺傳學家。1982年初獲安徽農業大學學士學位,1984年獲中科院遺傳研究所碩士學位,1991年獲美國布蘭代斯大學博士學位,并進入美國康乃爾大學湯普遜植物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1994年回國工作,歷任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所長助理、所長,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2004年1月任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2011年10月至2016年12月任農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先后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委員會優秀團隊研究基金。2004年獲全球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生命科學成就獎和何梁何利生命科學獎,200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發展中國家科學院講演獎、長江學者成就二等獎,2011年獲美國植物生物學家協會終身會員獎,2013年獲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201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求是科技基金會杰出科技成就集體獎,2018年獲未來科學大獎、陳嘉庚科學獎。200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2年當選德國科學院院士,2014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研究方向為高等植物生長發育與代謝的分子遺傳學,以糧食作物水稻和模式植物擬南芥為材料,研究植物激素(Auxin和Strigolactones)的合成途徑與作用機理,著重于闡明高等植物株型形成的分子機理,并致力于水稻的分子品種設計,培育高產、優質、高抗、高效新品種。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揎椪{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