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第四黨支部深入河南省固始縣夾河村開展農業機械化科普工作。
河南固始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毗鄰大別山革命老區,全縣共有99個貧困村,其中夾河村常住人口2980人,耕地面積1220畝,主要種植油菜、花生和玉米等作物。當地植保作業相比耕種收環節機械化程度低,仍然以手動背負式機具為主。針對全村務農人數少,農業機械化覆蓋力偏低等問題,農機化所第四黨支部在結束菌核病飛防現場觀摩會試驗任務后,組織了一場座談交流會。科研人員向當地村民詳細介紹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現狀、植保機械與施藥技術高效應用方法、植保無人飛機知識科普等內容,引起了村民們的濃厚興趣,紛紛就傳統植保機具噴頭選型方法、農藥藥劑配制方法以及植保無人飛機種類、價格、效率等問題進行了互動交流,現場氣氛熱烈。夾河村黨支部書記柴明發介紹了該村“三農”工作開展情況,當下,村黨支部緊緊圍繞中央精神,與全村村民一道全面打造美麗鄉村。他希望以這次共建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學習交流,有效整合黨建資源,通過共建交流來幫助農民實現增產增收。
會后,科研人員還為村民們免費發放了《農用無人機100問》科普圖書,并留下了聯系方式,以便日后能及時幫助村民解決無人機操作中的出現的實際問題。
本次活動是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院60周年賀信中提出的“三個面向”的有益探索,一方面讓支部科研人員切實了解農民所需、農村所需、農業所需,“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另一方面給當地村民普及現代農業知識,幫助農民增強農業機械化的認識,促使大家轉變觀念,利用現代農業裝備帶動當地更多的老百姓致富,助力鄉村振興。(通訊員 江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