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教工第一黨支部針對江蘇省富安鎮的蠶農開展了一次秋蠶期送技術服務下鄉活動,受到該鎮蠶農的歡迎。
支部一行人深入富安當地養蠶大戶,了解今年秋蠶用種情況,蠶病發生情況,桑葉質量及用量,秋蠶上簇結繭及收成情況。據蠶農反應,當地的農戶在秋蠶期這一季偏愛蠶業所培育的三眠蠶新品種“蘇優一號”,不僅是因為其具有容易飼養、食???、不易發病等優良性狀,更是因為這個品種的整個飼養周期比其他家蠶品種縮短4天,為晚秋蠶的飼養爭取了有利的時間優勢,保證晚秋蠶可以在冷空氣來臨之前及時上簇,避免大面積的損失。為了降低晚秋蠶的發病,支部還給蠶農贈送了蠶藥,盡量降低因蠶病帶來的經濟損失。隨后,支部一行來到繭絲企業就當地蠶繭收購、標準化生產的標準制定等方面進行深入交談,雙方認為今后在蠶業所培育的優良家蠶新品種的試養中試方面可以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
本次活動是該支部與當地企業黨支部結對共建活動精神的延續,旨在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學校、研究所資源為蠶農,為社會多做貢獻。通過這次活動,不僅發揮了蠶業所科研人員在實際生產中的先鋒模范作用,而且提升了蠶農飼養家蠶的常識,為蠶農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通訊員 王福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