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王漢中會見了來訪的湖北省十堰市委副書記龍良文一行,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合作舉行了座談。
龍良文向王漢中介紹了十堰市基本情況,重點介紹了現代生態農業取得的成效,并向中國農科院提出了水源地生態保護、茶葉高效生產與加工、畜禽生態養殖等方面的技術需求。

王漢中指出,十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屬于“特殊功能區”,做好生態保護意義重大,十堰人民為此做出了無私的奉獻。關于今后的合作與發展,王漢中提出6點建議,一是進一步凝練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特殊生態區的優勢。根據十堰是國家“南水北調”水源地、生態環境優美的特點,重點發展綠色高效農業,生產優質高端產品,創建綠色安全品牌,同時推進互聯網建設,拓寬農產品銷路,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二是優化發展布局,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結合十堰的實際情況,提出優勢產業、品牌產業、特殊產業發展規劃,為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科學依據。三是開展協同攻關。針對十堰現代生態農業生產的需求,聯合開展協同攻關,解決制約生產的關鍵技術瓶頸問題,為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四是共建科技平臺,重點落實共建生態農業研究院合作協議,并以此為平臺,開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五是強化技術培訓,推廣先進技術。充分利用雙方的有利條件聯合開展技術培訓活動,為十堰市培養各層次的人才。結合技術培訓,示范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科技成果。六是創新合作機制。通過共同承擔科技項目、共建科技平臺、聯合培養人才等,建立起定期會商、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務實合作機制,同時建立績效考核與獎勵機制,以機制創新推動合作的深入發展。
據悉,2015年1月19日,中國農科院與十堰市人民政府、湖北省農業廳、農業部生態環境與資源保護總站簽訂了共建丹江口庫區(十堰)生態農業研究院合作協議。5月29—30日,院黨組書記陳萌山率領院屬有關單位的負責人和專家到十堰調研,并就共建生態農業研究院等事宜與十堰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及市屬有關部門負責人舉行了座談,提出了加強高效生態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研究和農業資源綠色利用研究等工作意見。院屬環保研究所、茶葉研究所、麻類研究所等單位,與十堰市開展了多項合作研究,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地促進了丹江口庫區環境保護工作和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
院成果轉化局局長袁龍江、科技局副局長陸建中以及院辦公室、環保所等單位的有關人員參加座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