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中國-FAO南南合作項目框架下農業市場信息推動東非國家貿易政策制定高級別培訓研討”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舉辦。這是南南合作框架下的首個農業市場信息培訓與研討項目。來自布隆迪、坦桑尼亞、烏干達等東非國家20多位從事農業市場信息管理和貿易政策制定的官員和專家參加了培訓研討活動。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農業部國際交流服務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貿易與市場司、信息所等單位的領導與專家出席活動。
此次培訓研討活動旨在制定未來5年路線圖和行動方案,幫助東非國家建立完善其國家或地區農業市場信息系統,尤其提升市場信息的獲取、分析和應用能力,增強利用市場信息促進農業貿易政策制定的能力。培訓采取課堂講授、觀摩設施、考察市場等方式進行,授課老師來自我國農業市場信息領域科研、管理一線的人員,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農業監測預警工作、農業信息采集標準、農業信息資源與采集技術、農產品市場分析技術、農業展望、農業信息管理系統、農產品貿易政策、產業鏈和價值鏈分析等8個方面。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副巡視員刁新育出席了培訓班開班儀式。他在講話中指出,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也是世界農產品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在農業市場化工作中進行了不斷的努力,尤其圍繞構建中國特色農業信息監測預警體系做了大量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推動工作,承辦了2013世界農業展望大會,并于2014年起舉辦“中國農業展望大會”,發布《中國農業展望報告》,在國內外產生了良好的反響,并特別指出我院農業監測預警團隊形成了一只專業齊全、精干高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農業監測預警隊伍,在農業信息采集、分析、預警的理論、方法、技術、標準等方面取得了多項重要成果,希望抓住中國-FAO南南合作有利契機在非洲進行推廣應用。
農業監測預警團隊首席科學家許世衛研究員在致辭中指出,中國一直是南南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和重要參與者,始終本著平等互信、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原則開展合作,我們開展市場信息、農業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合作,這一行動表明中國在農業領域南南合作上有了新的進展。許世衛認為,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的深入發展,世界農產品貿易日趨發達,急需加強農產品市場信息對穩定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和增強政策效果的作用。
通過培訓與研討,與會東非國家代表認識到,建立完善的農業市場信息采集、分析、發布體系離不開一支高素養的人才隊伍,這不僅是今后一個時期東非國家的重要工作,也是中國-FAO南南合作能力建設的重點領域之一。與會代表還提出了加強中非專業人才培訓交流和成果推廣應用的迫切需求,并在一些主要合作方式方面達成了共識,基本形成了未來行動路線圖,與會東非國家將按照程序向聯合國糧農總部提交國家有關工作方案與計劃,中國將根據東非國家的國情和現實需求,組織開展有關能力建設項目活動。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