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院財務局獲悉,自2006起,中國農業科學院及所屬研究所每年穩定獲得“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8556萬元,截至2012年累計達6.22億元,共立項資助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2286個,平均每個項目獲得經費資助約27.2萬元。基本科研業務費的設立,建立了對科研院所自主選題的儲備性、創新性和孵化性研究的穩定支持機制,在提高院所科研積極性、穩定科研隊伍、培養年輕科研人才、推動新學科增長點和創新性研究、解決科研經費緊缺和院所自主選題開展科學研究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通過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全院2007~2010年共發表SCI/EI論文748篇,申請專利442項,獲得專利授權168項,制定標準46項,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133項,審定植物品種147個,取得獸藥授權證書8項,并取得省、市、院級各類獎項109項。
培育了一批青年科研人才及其團隊。全院一大批40歲以下的青年科研骨干在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助下成為了自行設計并組織開展科學研究的項目承擔人,獲得了從事探索性基礎研究的寶貴機會。同時,通過基本科研業務費引進了一批高學歷青年科研人才,促使一批在職人員繼續攻讀學位,從普通研究人員成長為某一個研究方向的領軍人物。2007~2010年,全院共有1276人次主持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其中30歲以下人員占30%,博士占50%;引進人才203人,其中30歲以下人員132人,博士129人;培養各類科研人才2292人,30歲以下科研人員1769人,占77%。
儲備了一大批科研項目。以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研究為基礎和前期儲備,全院承擔或參與了167項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其中“863”計劃5項、“973”計劃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3項。
拓展了學科領域和研究方向。通過基本科研業務費,進一步加強了全院優勢學科發展,資助和扶持了相對弱勢的學科領域,拓展了研究方向,促進了交叉學科和邊沿學科之間的融合發展。哈爾濱獸醫研究所的“馬傳染病檢測技術”相關研究在相當長時期內無法獲得財政投入支持,在基本科研業務費資助下發展起來,運用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及2010年廣州亞運會賽馬比賽的檢疫;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在資源再生、農村清潔工程、風險評估等方面衍生了新興學科,建立了資源再生研究室、鄉村環境控制研究室及生態毒理研究中心。
直接為農業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全院緊密跟蹤農業產業發展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立足于解決各生產環節的實際需求和關鍵技術問題,通過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助開展孵化性應用性技術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作物科學研究所、棉花研究所所、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國水稻研究所和生物技術研究所培育的作物新品種,經推廣運用于生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植物保護研究所、哈爾濱獸醫所、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和上海獸醫研究所研發的禽流感病毒滅活疫苗(H5N1亞型,Re-5株)等疫苗和獸藥,部分已投入市場應用,用于動物疫病防治。
為政策制定和管理決策提供了參考。全院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助開展了一系列管理科學類研究,為職能部門和上級管理部門的管理決策,以及政府有關部門的政策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撐。從2008—2010年,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依托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政策顧問團,編輯《判斷與思考》30期,對有關“三農”重大宏觀戰略問題和現實熱點問題進行研究,受到中央領導重視和同行關注。(通訊員 任紅艷)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