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按照院黨組的統一要求,始終把全所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定必勝信心,統一步調,同心協力,落實落細,不斷筑牢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
疫情襲來扛重任 靠前指揮作表率
疫情就是召喚。所長帶頭,所領導提前返崗,第一時間靠前指揮。植保所有近1800名的在職、離退休職工和學生群體,人員眾多,類型復雜、分布在北京、河北、河南、廣西等地,尤其是,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的人員仍堅持云南田間試驗,防疫壓力巨大,任務很重。研究所第一時間傳達學習黨中央和院黨組有關會議精神,第一時間組建新冠肺炎應急防控領導小組,主持制定防控應急方案,部署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并據院黨組指示,加大防控力度。所領導班子成員對全所辦公區、實驗室進行巡查,親臨現場了解防控實情,研究防控措施,強化人員監測和環境消毒。
應急防控領導小組成員堅持每天到崗或在線辦公,指揮調度疫情防控工作,至今累計主持召開理論中心組會、應急工作領導小組會、所務會等視頻會議15次,及時了解所各部門、各類人員防控進展,研究部署工作新要求、提出防控新對策,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為了強化疫情防控的統一領導,研究所建立了兩個“一對一”責任制和“樓長負責制”。所領導班子和黨委委員“一對一”聯系研究室,督促導師切實做好研究生疫情防控;所領導班子“一對一”負責做好在職職工(含合同制職工和博士后)、離退休職工、留學生(含外國專家)、試驗基地人員、研究生(含統招、聯合培養、實習生)、所屬企業人員等“六類人員”的疫情防控,實現各類人員防控的全覆蓋。由于全所職工分布在7個樓辦公,人員分散,難以統一管理,研究所迅速建立了“樓長負責制”,應急防控領導小組成員 “一對一”管理有關大樓。
剛剛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將抓好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控列為2020年穩定我國糧食生產的重要舉措。為貫徹院黨組提出的疫情防控和科研工作“兩手抓、兩不誤”的要求,在全院開啟上班模式后,所長周雪平及時研究部署草地貪夜蛾近期科研任務,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推動草地貪夜蛾的飼養與繁殖、種群監測與分析、發生與成災規律、高效農藥與藥械篩選、天敵昆蟲飼養與保存等各項研究,續寫植保科研國家隊在“蟲口奪糧”保豐收中的亮麗答卷。
責任在肩勇擔當 統籌協調齊推進
疫情就是命令。當從新聞中看到黨中央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部署后,職能部門人員主動放棄休假,及時返回研究所,按照全所部署,第一時間進入工作崗位,及時在全所范圍內發布疫情防控應急方案和緊急通知,動員全所進入疫情防控緊急狀態。
為統籌全所疫情防控,形成全所上下一盤棋,他們充分發揮辦公室的“樞紐”作用,通過微信、視頻會議、電話等各種方式,密切聯系全所各部門,及時編制和通報《防疫工作簡報》,督促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推動全所防控工作有條不紊。
疫情防控期間,口罩、消毒劑、體溫槍等物資緊缺。研究所職能部門工作人員主動承擔籌集緊缺物資的任務,嘗試線上線下不同渠道購買和征集,連續多日騎車奔赴20多家藥店、超市、五金店排隊購買。先后購置了紅外體溫槍、口罩、橡膠手套、消毒劑,保障了全所防控特別是一線防控人員的基本需要。
戮力同心共戰疫 分工負責抓落實
疫情就是戰場。植保所人員多、學生多、基地多、學生宿舍分散,各部門協同配合、落細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對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至關重要。根據“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植保所將防控責任細分到各相關部門,建立分類負責的緊急管理與統籌協調的聯防聯控機制,及時準確掌握各個處室(團隊、研究組)以及各類人員的動態信息,指導做好安全防護、消毒防疫、巡查登記、宣傳教育、心理咨詢、監督檢查等各項防控工作。
植保所位于馬連洼院區的最南端,如何守好院區的南大門,不僅是植保所防控的第一關,也是馬連洼院區防控的第一關。植保所與院有關部門、北區其他三所以及社區街道、派出所保持密切溝通配合,積極建言獻策,持續優化防控措施,并動員所內黨員報名到門崗執勤,為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貢獻應有力量。
當前,疫情防控仍處在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植保所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院黨組的統一要求,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從嚴從細抓好各項防控措施落實,有序統籌疫情防控與重點科研任務,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實現“蟲口奪糧”保豐收兩條戰線上做出應有貢獻。(通訊員 歐陽燦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