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晚七點,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綜合管理與服務黨支部黨員郭清波同志準時來到了門崗值班室,準備跟前一班的同事交接工作。盡管交接的值班人員都帶著口罩,而且已經對裸露的皮膚進行了酒精消毒,他們也沒有像往常一樣談天說笑,相互道了聲新年好,下班的同志便徑直踏上了回家的路。門前大街也不似前幾日般車水馬龍,最惹人注目的是所區大門口懸掛的紅燈籠,只是在這個夜晚,它們襯得天空越發昏暗了。當值的兩位同志相互看了看,話明顯少了。一天前,五百多公里以外的武漢“封城”,在那兒,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正在打響,接下來的日子里,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戰斗號角和加油聲響徹了神舟大地,經久不息。
緊張的防疫氛圍
早在臘月二十七,緊張的氣氛就已經在灌溉所彌漫開來。所黨委立即安排人員聯系醫藥公司,購置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研究所抗擊新型肺炎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初見端倪。兩天后的臘月二十九,所區進行封閉管理,嚴格人員進出、開展測溫與登記。自此,灌溉所疫情防控工作的口子便越扎越緊了。
最先感到壓力的,是安保人員。嚴格人員進出、佩戴口罩、測體溫、消毒、精準統計并報告所內人員情況,每一項疫情防控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作為所區安保部門的負責人,郭清波發揮出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身先士卒,除了嚴格完成自己本職值班任務之外,他時常留守在安保值班室,監督并參與人員、車輛進出所區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因為他知道,這里是研究所辦公區與家屬區防疫的最前線、關鍵線,絕對不能失守。
為了更加有效的做好防疫工作,他們在所區大門旁開辟出一間臨時隔離室,每日定時對隔離室進行消毒,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就能立即作出應對,確保萬無一失。
舍小家 為大家
盡管已有了準備,疫情發展之迅猛還是出乎人們的意料。形勢一天天嚴峻,在所領導的不斷重視下,安保人員守戰的決心也愈發堅定。為應對加量的防疫工作,每組固定的安保值班員由兩人增加至三人。除郭清波外,綜合管理與服務黨支部黨員劉平、冀東、范新華與群眾陸建亭主動請纓要求在一線值班,而做為綜合管理處和后勤服務公司職工的他們本就承擔著研究所防疫工作的其他任務,這意味在新增的防疫工作之外,每人又增加了幾乎一倍的工作量。
但他們增加的又何止是工作量,不斷接觸形形色色的人,心里的壓力與潛藏的危險不言而喻。而他們并沒有絲毫怨言,“跟前線的醫務戰士比,我們哪能叫苦啊”。他們時刻聽從所領導及支部的應急工作安排,第一時間趕到工作崗位,為所區有效防控疫情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為了保證后續的防疫物資的供應,正月初二,郭清波帶著同事跑遍整個新鄉找貨源,緊張情緒一下子從對疫情報道的注意力中短暫轉移,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冒冷汗,感覺心里沒底”,買不到口罩的他這樣說。這瞬間也讓他完全意識到了疫情的嚴重性,開始思索并反復叮嚀防守同事,一定要按照要求提高認識,做好測體溫、消毒、登記的各項工作,外部人員體溫不正常絕對不能進入,正常的也要盡力勸回,不串門、不聚會、不逛街,堅決將疫情阻隔在研究所的大門之外。
從大年初一至初四,郭清波一直守在防護的第一線,沒有回家過年。這是他兒子大學生活的第一個假期,幾天后的正月初九是孩子生日,所內防疫的形勢依然嚴峻,他緊趕慢趕還是沒能陪兒子過上一個完整的生日。
在其位 謀其政 擔其責
與此相反,所區內住戶的精神還沒有完全緊繃。研究所封閉時間較早,對傳統走親訪友的活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一些人對私家車只出不進表示不滿,不戴口罩、抵觸酒精消毒的現象在開頭幾天也時有發生。尤其是近些天嚴格封閉所區,沒有十分緊急的事情嚴禁進出,更是有人不贊同,“誰規定的,憑什么不讓我出門?”
安保人員心里也難,但看著新聞上不斷增加的確診人數和不斷發布的黨中央、部、院、研究所的各項通知與工作部署,“顧不上想得不得罪人的事兒,必須緊把這一關”。看似無情的他們筑牢了疫情防控第一道戰線,不僅多措并舉做好疫情防護的宣傳工作,更是耐心勸說進出人員提高防范,加強認識。如果往來人員知道郭清波的岳母此刻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生命危在旦夕,一定會給這防線更多的寬容、理解與配合,畢竟人命關天,來不得半點馬虎。
全所范圍內的消毒殺菌也是疫情防護的關鍵,辦公區、家屬樓,每天至少消毒殺菌一遍。從疫情防控阻擊戰開始打響直至今天,綜合管理與服務黨支部的各位值守黨員嚴格按照所黨委要求,認真做好各項防護工作,堅持在崗,合理排班,多方籌措防疫物資,保障所內防疫一線工作順利進行。
這不只是單個支部的戰役,他們背后是全體灌溉所的共產黨員。在全國防護物資都已十分緊缺的情況下,一些黨員陸續送來了口罩、手套、護目鏡和防護服,再加上安保值班室外那份詳細記錄了進出人員情況的信息表,這些物品形成的合力就是安保勇士手中的“盾牌”,拿在手中排成一排便鑄就成了灌溉所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第一道牢固戰線。
“防控新型肺炎疫情,黨員就是黨的一面旗幟!”群眾這樣稱贊道。(通訊員 單文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