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澳大利亞技術科學與工程院、國際食品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士、世界糧農組織/衛(wèi)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lián)合專家委員會委員約翰•皮特(John Pitt)教授受聘擔任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農產品加工研究所首位國際導師和特聘研究員。
戴小楓指出,加工所實施國際導師制是集聚本領域具有國際視野的科技前沿人才、邁向國內第一、世界一流的重大舉措,是研究所的基本制度、關鍵制度和核心制度,貫穿于科研工作的所有內容和各個環(huán)節(jié)。他強調,加工所要以更加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tài)引進和集聚人才,每一位加工人都要懷揣國家需求和社會責任,瞄準學科前沿,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以更長遠的目光、更遠大的抱負,邀請本領域最優(yōu)秀、最卓越的專家擔任國際導師,努力造就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學家。
約翰•皮特院士作了題為“真菌毒素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及其對食品安全、人類和動物健康的影響”的學術報告,就真菌毒素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農產品收獲、儲藏、加工過程中的變化規(guī)律,人畜健康危害及研究發(fā)展趨勢等進行了詳實闡述。并同與會人員圍繞真菌毒素發(fā)生、預防和控制等方面的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和深入交流。他表示,將與生物毒素防控團隊各位中國同事共同努力,不斷探索生物毒素防控科技前沿。
約翰•皮特是真菌毒素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此次受聘成為加工所實施國際導師制以來聘任的第一位國際導師,擔任“973”首席科學家劉陽研究員的國際導師,將為生物毒素防控創(chuàng)新團隊的科研思路、選題凝練、項目申報、學生論文等工作給予全面的指導。(通訊員 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