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24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主辦的“第一屆‘一帶一路’國家果樹科技創新國際研討會”在遼寧省葫蘆島市召開。來自法國、意大利、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保加利亞、孟加拉、尼泊爾等8個國家的13位國際同行專家和國內專家70余人參加會議。中國農科院果樹所所長曹永生、遼寧省葫蘆島市科學技術局局長劉戈、法國農業科學院園藝與種子研究所副所長弗朗索瓦·勞倫斯(Fran?ois Laurens)等領導和中外專家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曹永生介紹了果樹所近年來在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與法國、意大利、烏茲別克斯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科技合作與交流情況。他強調,果樹所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國家倡議,繼續強化研究所與“一帶一路”國家高校和科研機構在果樹科技創新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推進中國農科院一流學科建設和農業科技“走出去”戰略,提升果樹所在果樹科技領域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為推動世界果樹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開幕式上,果樹所與法國農業科學院園藝與種子研究所、國際生物多樣性中心-中亞辦事處、塔吉克斯坦國家遺傳中心、吉爾吉斯農業大學、尼泊爾農業研究委員會、巴基斯坦信德農業大學、保加利亞果樹種植研究所和孟加拉希爾農業大學等單位簽訂了8份雙邊、多邊科技合作協議。來自6個國家的與會代表共同簽署了“一帶一路”國家果樹跨境有害生物管理多邊合作協議。
來自法國農業科學院園藝與種子研究所、意大利巴里大學、巴基斯坦信德農業大學等12位國外專家和沈陽農業大學、遼寧省果樹科學研究所、山東省果樹研究所等6位國內專家作了專題報告。與會專家圍繞“‘一帶一路’國家果樹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會議主題,就果樹種質資源與新品種選育、果樹跨境有害生物管理、果樹優質高效栽培等內容開展了深入研討。此次會議對于推進“一帶一路”國家在果樹科技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民心相通,合作共贏”具有重要意義。
會議期間,果樹所集中展示了自主培育的蘋果、梨、葡萄等新品種和葡萄酒、梨汁、梨干等新產品,組織與會專家參觀了國家果樹種質梨圃、蘋果圃和果樹優質高效栽培試驗示范園。(通訊員 何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