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農業科研隊伍的新兵,我來自作科所作物種質資源中心,主要從事谷子種質資源研究工作,近年來也親身經歷了中國農科院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標志性科研成果,中央領導的批示讓我深受鼓舞也備感自豪!按照“賀信”和“批示”的具體要求,結合自身工作,我主要有2點學習體會:
一是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需要,加強前沿理論知識學習,提高自身競爭力。近年來,在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涌現的發展形勢下,將有望實現我國種質資源數量優勢,向基因資源優勢、專利資源優勢轉變。在這一過程中,谷子作為我國原產特色種質資源將是我們核心競爭力的主要來源之一。我所在的課題組圍繞谷子種質資源精準鑒定工作,采用大數據分析手段,對谷子的起源、衍化及重要基因位點進行了遺傳解析,代表性成果發表在《自然-遺傳學》等知名學術期刊上。同時組織召開了首屆國際谷子遺傳學會議,積極向國際同行學習,不斷豐富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理論水平。今后,我將繼續圍繞搶占谷子遺傳學研究領域技術制高點的需求,通過加強學習功能基因組學、群體及進化遺傳學前沿理論和技術,在C4高光效、水肥高效利用遺傳機制研究領域努力開展工作,為更好的發揮谷子種質資源工作在解決“三農”發展重大問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現代化方面的基礎性支撐作用而不懈努力,力爭做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國家需求的新的更大貢獻。
二是進一步明確工作目標,以切實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凝煉研究方向。種質資源創新發現及鑒定工作往往伴隨著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矮稈資源”的成功應用引發了第一次綠色革命,“水稻天然不育株”的發現引領了我國雜交水稻事業的發展。谷子作為我國特色雜糧作物,生產中還面臨著育種水平落后,品種易倒伏,商品品質差的問題。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效率的國家重大需求,結合機械化、規模化、標準化、信息化、品牌化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變化和新要求,我將圍繞鑒定創制“矮化抗早衰”“抗除草劑”“小米黃色素豐富”等谷子特色種質資源,通過不斷增強自身對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洞察力,發揮種質資源對谷子生產基礎性和潛在引領性的獨特作用。在此基礎上為爭取催生新的突破,滿足國家重大需求進一步凝練研究和工作方向,以“資源人”應有的擔當,努力奮進,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