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加強科技協作攻關 實現雙輪驅動發展
糧食增產模式現場會在江西舉行
發布時間:2013-07-05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辦公室
7月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糧食增產模式暨雙季稻全程機械化技術現場會在江西上高舉行。會議圍繞糧食增產增效新模式、現代農業發展方式、院地協同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等問題進行討論。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在會上強調,要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集成,加強全國農業科研大聯合、大協作、大攻關,促進糧食增產增效,實現農業科技“頂天立地”、“雙輪驅動”,推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

陳萌山指出,中國農科院在江西開展糧食增產增效綜合技術模式研究,得到了江西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建設現代農業,既需要破解重大科技命題,也需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今年,中國農科院啟動實施了科技創新工程,一方面,將為全國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探索新路,力求打破體制機制約束,引領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另一方面,通過全國農業科研大協作,解決制約我國農業發展的重大命題,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將科研“立地”落到實處。
陳萌山強調,開展糧食增產模式研究,要著眼4個方面。一要著眼于未來我國糧食安全需要,滿足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和糧食單產水平,發揮科技對糧食增產的推動作用。二要著眼于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科技需要,提高糧食生產效益,發揮農業科技的支撐作用。三要著眼于滿足現代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構建以農業機械化為主體的技術路線,全面推進農機裝備、農藝技術等突破融合。四要著眼于農業發展的科技儲備需要,解決氣候波動、生態變化、生產水平差異等難題,實現不同年景、不同災害、不同生產水平下的穩產高產。為此,要開展技術集成,在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全產業鏈上取得突破,實現農業產業整體發展;通過機制創新,打破部門界限,形成全國大聯合、大協作、大攻關的局面;發展田間示范、田間學校、上門指導相結合的成果推廣普及方式,引導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效益、增加糧食產量。
陳萌山對中國農科院各研究所提出3點要求。一要把農業增產增效模式研究和集成示范作為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的重要工作,真正做到“頂天立地”、“雙輪驅動”。二是相關研究所要以此次水稻增產增效模式示范推廣為契機,相互協作、主動配合、甘當綠葉,推動本單位的科技示范推廣工作。三是做好全國典型農區和基礎較好縣市的糧食增產增效模式研究工作,長期堅持、穩定推進、合理布局,特別是做好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農作物的布局研究,為農業部門決策提供科技支持。

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參觀了雙季稻機械化生產技術高產示范點。據水稻所朱德峰研究員介紹,針對我國南方稻區雙季稻機械化生產存在的技術瓶頸和薄弱環節,水稻所主持承擔了“雙季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攻關”,實現4大突破,即:選育了中嘉早17等一批機械化生產品種,創新了工廠化立體育秧、大棚育秧、稻田旱育秧及泥漿育秧等生產模式,研發了稻田開溝機、帶切草裝備的收割機、田間精量播種機及晚稻旋耕平田裝備等一批機械裝備,研發了一批雙季稻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這些品種和技術突破了雙季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技術瓶頸,實現了持續增產。當地農戶表示,利用水稻所提供的品種、技術和機械,能夠實現畝均增產200斤。
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及成果轉化局、作科所、加工所、資劃所、水稻所的領導、專家,江西農業開發辦主任張忠平及江西農科院、江西農業大學、宜春市、上高縣有關領導參加了會議。

陳萌山強調,開展糧食增產模式研究,要著眼4個方面。一要著眼于未來我國糧食安全需要,滿足不斷增長的糧食需求,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和糧食單產水平,發揮科技對糧食增產的推動作用。二要著眼于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科技需要,提高糧食生產效益,發揮農業科技的支撐作用。三要著眼于滿足現代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構建以農業機械化為主體的技術路線,全面推進農機裝備、農藝技術等突破融合。四要著眼于農業發展的科技儲備需要,解決氣候波動、生態變化、生產水平差異等難題,實現不同年景、不同災害、不同生產水平下的穩產高產。為此,要開展技術集成,在農業生產的全過程、全產業鏈上取得突破,實現農業產業整體發展;通過機制創新,打破部門界限,形成全國大聯合、大協作、大攻關的局面;發展田間示范、田間學校、上門指導相結合的成果推廣普及方式,引導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效益、增加糧食產量。
陳萌山對中國農科院各研究所提出3點要求。一要把農業增產增效模式研究和集成示范作為實施科技創新工程的重要工作,真正做到“頂天立地”、“雙輪驅動”。二是相關研究所要以此次水稻增產增效模式示范推廣為契機,相互協作、主動配合、甘當綠葉,推動本單位的科技示范推廣工作。三是做好全國典型農區和基礎較好縣市的糧食增產增效模式研究工作,長期堅持、穩定推進、合理布局,特別是做好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農作物的布局研究,為農業部門決策提供科技支持。

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吳孔明及成果轉化局、作科所、加工所、資劃所、水稻所的領導、專家,江西農業開發辦主任張忠平及江西農科院、江西農業大學、宜春市、上高縣有關領導參加了會議。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