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發揮肉牛種業“國家隊”的創新優勢,提升國產種牛的核心競爭力,促進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聯合中國畜牧業協會、國家畜牧科技創新聯盟和錫林郭勒盟主辦的“第二屆全國種公牛拍賣會”在內蒙古烏拉蓋管理區舉行。農業農村部有關司局、全國畜牧總站、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等領導出席相關活動。拍賣會開幕式由牧醫所所長秦玉昌主持。
據悉,種公牛拍賣在世界范圍內,尤其是肉牛產業發達國家,是展示和評價肉牛育種質量和成效、推動種業科技進步和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自2018年首屆全國種公牛拍賣會舉辦以來,有力地調動了廣大肉牛養殖場戶和育種人員的積極性,促進了肉牛聯合育種機制創新。本次拍賣會上共有來自9家肉牛核心育種場、種牛場及育種合作社的73頭6至18月齡種公牛入圍參拍,所有參拍牛均經國家肉牛遺傳評估中心進行傳統遺傳評估和基因組育種值評估,最終完成競拍59頭,成交總額達552萬元,3頭牛獲得金牛獎,12頭牛獲得銀牛獎。
自2011年以來,牧醫所充分發揮科研院所在“建設種業強國”中的作用,加快提升肉牛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一是助力《全國肉牛遺傳改良計劃》,提出建立健全種牛登記、生產性能測定、后裔測定和遺傳評估等四大體系,并建立建成了國家肉牛遺傳評估中心,開展全國肉牛生產數據收集、肉牛遺傳評估和結果發布工作。據統計,目前在庫的有38家國家級核心育種場2.14萬頭牛的數據,為全國肉牛育種數據的積累和評估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二是依托國家肉牛遺傳改良中心和西門塔爾牛參考群體,建立了全基因組選擇技術平臺,本次參拍牛均經國家肉牛遺傳評估中心進行傳統遺傳評估和基因組育種值評估。三是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育種基地布局,在甘肅平涼和內蒙古烏拉蓋分別建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肉牛種質創新基地”和“國家肉牛種質資源保存創新利用中心”,為落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做強現代種業,提升民族種業水平奠定基礎。(通訊員 高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