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20日,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細胞與遺傳研究所副所長謝爾蓋(Lavryushev Sergey Vyacheslavovich)、科研秘書格林娜(Orlova Galina)博士、水貂育種專家奧里克(Oleg Trapezov)博士與俄羅斯國家農業科學院全俄狩獵業與動物飼養業研究所所長托姆斯基伊格爾(Domskiy Igor)博士、毛皮動物飼養研究室主任伊格爾(Plotnikov Igor)博士應邀先后訪問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
俄羅斯專家訪問期間舉辦了兩場學術交流會。特產所專家分別就特產所的科研概況及取得科研成果、我國毛皮動物育種研究進展、我國毛皮動物主要疫病研究進展、狂犬病重組菌株對動物獲得性免疫的影響等內容作了學術報告。俄羅斯專家分別圍繞“不穩定選擇和水貂新色型”、“行為對水貂毛色形成中的調節作用”、“饑餓應激對家養不同基因型水貂后代行為的影響研究”等做了報告,集中展示了俄方毛皮動物毛色和行為遺傳選擇、種群數量監測、生物資源調查研究、重大疾病監測預報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引進和本土毛皮動物人工馴養概況及市場推廣情況。
我國在彩色毛皮動物育種、毛絲鼠、麝鼠、紫貂的人工飼養及繁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與俄羅斯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通過雙方科研專家互訪、出國培訓學習、互換優秀研究生開展實驗合作研究等多種有效方式可以加深對毛皮動物優勢領域的相互了解,做到科技資源互補,互相借鑒先進技術和經驗,對解決我國毛皮動物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瓶頸制約,加強我國彩色毛皮動物育種及良種配套技術研究,促進我國毛皮動物產業健康、高效、快速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