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農業部批準,由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和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CABI)聯合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承辦的“中國-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農業科技合作高級研討會”于12月1-2日在北京中苑賓館隆重舉行。農業部副部長牛盾、CABI首席執行官Trevor Nicholls、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章力建等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牛盾副部長與Trevor Nicholls首席執行官代表雙方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與國際應用生物科學中心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
參加本次會議的中方專家和領導分別來自17個省市農科院、16所農業院校的科研機構或圖書館、10個中國農業科學院院屬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院、中國檢驗檢疫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院以及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和其他出版單位。外賓包括CABI方的高層領導和專家10余人以及部分來自外國機構駐華辦事處和駐華使館的代表。共有17名來自國內和CABI管理層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在會上發言。會議開幕式由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
牛盾副部長在致辭時強調,加強國際合作是提高中國農業科技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中國已與140多個國家以及包括CABI在內的主要國際組織建立了農業交流與合作關系。通過與有關國家以及相關國際組織開展多領域、全方位、深層次的合作,中國農業科技的國際合作正在得到加強,合作的領域和水平正在深化和提升,所有這些活動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和國際競爭力,為世界農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此次中國農業部與CABI簽署農業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進一步明確了雙方合作的重點和方式以及開展務實合作的重要舉措,必將為中國與CABI合作關系的深入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CABI是一個非盈利性的國際組織。該組織利用其在信息產品、信息服務、生物多樣性等領域的優勢,研究和傳播基于應用生命科學的知識,以促進農業、貿易和環境發展。我國與CABI已有20多年的合作歷史。自1995年成為CABI的成員國以后,雙方的合作關系不斷加強,至今,我國與CABI的合作領域和范圍已從最初的信息產品交換,擴大到生物防治、外來入侵生物防控、病蟲害綜合治理、白色農業、昆蟲和真菌的分類等廣泛領域。
為促進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進一步加強我國與CABI在農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農業部和CABI高層決定召開本次高級研討會。會議通過對農業信息管理、知識傳播及能力建設,農業微生物利用,外來入侵生物與病蟲害綜合治理,病蟲害檢疫、食品安全和農產品貿易,氣候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和扶貧的影響5個專題的報告和討論,加強了國內農業科研、教學和推廣機構與CABI對雙方策略、能力和研究基礎的理解與認識,探討了雙方在農業相關領域合作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本次會議的討論結果對雙方進一步提高合作水平和層次、拓展合作渠道和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作為本次會議的另一重要內容,中外雙方的領導和科學家代表還根據本次會議的結果,詳細討論了雙方的優先合作領域和方式,制定了今后5年的合作計劃。本次會議及其形成的工作計劃標志著我國與CABI的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牛盾副部長和CABI首席執行官Trevor Nicholls博士親切交談
牛盾副部長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
雙方簽署農業科技合作諒解備忘錄
參會代表認真聽取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