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與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農業科技戰略合作協議簽字儀式在廣西南寧舉行。我院院長翟虎渠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分別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我院副院長李金祥等領導出席簽字儀式。
簽字儀式前,郭聲琨、馬飚會見了翟虎渠一行。郭聲琨對翟虎渠一行表示歡迎,對中國農科院長期以來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他說,這次中國農科院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簽訂農業科技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是廣西的一件大事、喜事,對進一步推動“三農”工作,加快農業產業化、現代化進程,提高農民收入等都將產生重大積極作用。郭聲琨強調,加快廣西農業發展,做好“三農”工作,不僅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愿望,也是廣大農民的熱切期盼。實現廣西農業快速高效發展,單靠擴大種植面積潛力不大,必須依靠科技,改進良種,創新種植技術,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才能實現廣西從農業大省區向農業強省區的跨越。廣西將以此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契機,著力用農業科技推動“三農”工作上新臺階、推動農業發展上新水平,推動雙方合作在現有基礎上取得更加圓滿的成功。
翟虎渠對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對中國農科院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說,廣西農業發展很快,特色鮮明,甘蔗、蠶桑、木薯、奶水牛等產業排在全國首位,特別是近年來大力推進“千萬畝超級稻行動計劃”,引進馬鈴薯等新的種植技術,創新發展與推廣“三免”、“三避”技術,取得了顯著成績,提高了農民收入。翟虎渠指出,廣西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的潛力依然很大,尤其是冬種馬鈴薯和蔬菜的發展前景廣闊。中國農科院是農業科研的國家隊,為廣西“三農”服務是全院義不容辭的職責和義務。中國農科院歷來支持廣西農業的發展,已與廣西共建了水牛所和甘蔗研究中心,并在桂林等地建有綜合試驗站。中國農科院將在已有合作的基礎上,積極落實此次簽訂的合作協議,進一步加強與廣西在農業各領域的合作,為廣西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推動廣西農業發展在“十二五”期間再上一個新臺階。
根據協議,雙方將按照優勢互補、突出重點、互惠互利和共同發展原則,在為廣西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戰略決策咨詢,聯合組織實施國家農業科技重大項目,聯合組建農業重點實驗室和產業研發中心,為實現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產能等發展目標開展聯合科技攻關,加強農業科技管理人才培養合作,合作建立試驗示范基地,加大生態保護與建設合作,加強農業科技信息交流和服務等8個方面開展合作。
在桂期間,翟虎渠一行還考察了水牛所、廣西農科院、廣西蠶業技術推廣總站、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北海市農科所,以及設施蔬菜和馬鈴薯育種、生產基地等。
院科技局副局長袁龍江、人事局副局長汪學軍等參加簽字儀式并陪同考察。
翟虎渠與陳章良代表雙方簽約
郭聲琨、馬飚會見翟虎渠一行
翟虎渠一行考察水牛所
翟虎渠一行考察廣西農科院
翟虎渠一行考察冬種馬鈴薯生產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