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院與四川省農科院商定的意見,我院于6月3日派出首批由水稻、果樹、玉米、蔬菜、馬鈴薯、資源環境、食用菌等15名科研人員(其中有兩名女同志)組成的7個專家組,由唐華俊副院長帶隊前往四川地震災區,與四川省農科院專家聯合編組深入災區一線,實地考察,制定農業生產恢復重建方案并提供技術支撐。
6月2日下午,我院召開行前緊急動員會。翟虎渠院長、薛亮書記、唐華俊副院長以及在京的即將趕赴災區的所有專家參加了會議。
會上,翟虎渠院長通報了5月26~27日在我院沼氣研究所和四川省農科院了解到的災區的有關情況。翟虎渠院長強調,抗震救災是國家當前的重點工作,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為國家級農業科研機構,幫助災區的農業恢復重建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和農業部的統一部署,發揮我院的科技優勢,全力配合有關部門,為奪取抗震救災工作的勝利做出應有貢獻。
翟院長希望,專家組所有成員要發揚不怕艱苦、連續奮戰的精神,深入災區一線了解當地農業生產受損情況,根據當地實際需要制定科技抗震救災措施;要密切配合四川省農科院的統一部署與安排,加強溝通,緊密協作,積極為災區的農業生產恢復出謀劃策。翟虎渠院長說,災區的情況非常艱苦,各位專家下去后,住可能只有帳篷,天氣炎熱,還無法洗澡,非常感謝大家心系祖國、心系災區、心系災民,不畏艱難困苦的決心和精神,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保護好自己。
薛亮書記在會上強調,此次首批中國農科院專家組各位專家是滿懷著院領導和全院職工的關心、愛心和重托趕赴災區幫助恢復農業生產的,意義十分重大,責任十分重大。薛書記說,這次我們的專家是編入四川省農科院的各個工作組中的,因此大家要服從大局、聽從指揮,謙虛謹慎,協作配合,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災區直接提供急需的技術幫助,作出我們農業科技工作者應有的貢獻。薛書記指出,大家在工作的同時,還要深入學習災區人民在大災大難面前的堅強意志與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不屈精神,將災區人民感人肺腑的先進事跡帶回來,激勵全院干部職工、科技人員更加努力投入到農業科技工作中去。
我院與四川省農科院選擇了成都、綿陽、德陽、廣元、阿壩等5個市、州進行示范點的實地考察,將根據當地需求及兩院的優勢,在10多個重災區、縣的20個鄉鎮建立“中國農科院、四川省農科院幫助災區恢復生產科技示范村”,幫助制定恢復生產規劃并提供技術支持。我院已為此次工作安排了20萬元專項經費。
分享到
我院派出7個專家組赴川幫助災區恢復農業生產
發布時間:2008-06-03
|來源: 中國農業科學院院辦公室|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