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亞洲棉的生物學貢獻及其在我國的傳播途徑”榮獲2022年度河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該成果為棉屬的進化和基因組學研究提供了參考,提升了我國在棉花基礎研究領域的國際地位。
亞洲棉又被稱“中棉”,是我國種植歷史最長,對中華文明發展貢獻最大的栽培棉種。亞洲棉具有抗病和耐旱等陸地棉不具備的優點,是寶貴的天然優異基因資源。然而,亞洲棉的進化地位,以及亞洲棉是如何在我國傳播等問題一直存在學術爭議。
研究團隊經過近二十年的系統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學發現。首先,從基因組水平佐證了亞洲棉是陸地棉的供體種和纖維的主要貢獻者。證實了兩個二倍體栽培棉種——亞洲棉與草棉為“兄弟”關系,解決了棉種關系的長期學術爭議。此外,從多個角度揭示了亞洲棉在我國“自南向北”傳播的規律。最終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規模化種植和生產,并逐漸替代了麻制品,造福古代中國。
據悉,2022年度河南省自然科學獎共獎勵24項科技成果,其中一等獎3項。(通訊員 梁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