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食品安全問題的日趨突出,作為食品生產源頭之一的動物生產安全不可忽視,中獸藥因其低毒及副作用小而越來越引起高度重視。8月4-8日,由蘭州牧藥所主持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抗寄生蟲中獸藥原料藥及制劑研制與開發”年度工作會議在西藏拉薩舉行。來自農業部、西藏科技廳、西藏農牧廳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和西藏農牧科學院的有關領導和專家40多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我院科技局王長江副局長主持。
蘭牧藥所張繼瑜副所長代表課題組向與會的領導和專家介紹了課題執行情況,并對課題后期的驗收總結工作做出安排。農業部農村中心翟勇處長對課題執行及其驗收準備提出了要求。
該課題實施以來,按照計劃任務,先后完成了檳榔堿、羥甲香豆素和原白頭翁素結構修飾和衍生化,篩選出了高效抗動物絳蟲、吸蟲藥物新檳榔堿、抗動物球蟲藥物原白頭翁素、抗螨病藥物羥甲香豆素,并開展了藥物的藥理毒理學、臨床藥效學及安全評價研究,制訂了藥物質量控制標準,完成了藥物新制劑的研制,建立了藥物的規模化生產工藝并進行產品中試生產。已申報國家發明專利4項,建立了中獸藥抗寄生蟲藥效評價規范或標準6個,發表論文18篇,出版著作1部,建立中試生產線3條,培養研究生10名。與會專家還就進一步開展抗寄生蟲原料藥的研究進行了深入廣泛地研討,提出了“十二五”科學研究的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