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
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張德權研究員主持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畜禽宰后減損、分級技術裝備研究與示范”2014年度總結會在南京召開。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產業技術處副處長魏鍇、中國農科院科技管理局項目管理處處長文學、南京農業大學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俞建飛、食品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徐幸蓮,以及各課題承擔單位科研人員、管理人員、財務人員等50余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項目首席張德權研究員主持。
各課題承擔單位分別從任務指標完成情況、主要研究進展、企業示范情況等方面進行了匯報。據張德權研究員介紹,2014年該項目系統研究了禁食、靜養、運輸等宰前管理對豬、牛、羊、雞、鴨的宰后肌肉品質、能量代謝、酶活等的影響,形成了適用于中小型屠宰企業共性需求的宰前應激控制技術體系5套;研究了不同擊暈、放血、成熟方式等屠宰技術對畜禽胴體汁液損耗及品質的影響,確定了適用于不同畜禽的屠宰技術方案5套;研究了基于屠宰性狀的畜禽胴體分級技術,建立了豬、牛、羊、雞、鴨胴體分級方法,形成了適用于中小型企業的畜禽胴體分級技術體系5套。上述成果已在河南雛鷹集團、青海綠草源肉食品有限公司、內蒙古蒙都羊業食品有限公司、江蘇悅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北鴻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進行了示范推廣,通過對宰前管理、屠宰和分級技術的示范應用,降低宰后損耗2%以上,增加了企業經濟效益。
魏鍇對項目執行和取得的進展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該項目立足行業共性技術需求,立項2年來取得了系列成果和重大技術突破,形成了系列適宜中小企業的輕簡化實用技術,建議加大轉化強度和力度,為行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文學指出,該項目通過2年的研究已形成了系列的成熟技術,2015年要將工作重點向示范推廣轉變,加快成果轉化;他強調一定要嚴把經費使用關,確保經費使用合理、合法。
項目邀請了財務專家對各課題承擔單位經費支出情況進行了自查,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通報,明確了項目經費執行注意事項,要求各單位嚴格按照相關管理辦法嚴格審核,確保資金安全。
項目執行專家組會議對各課題負責人的年度信用進行了考核評價,就2015年研究重點進行了認真討論。會議決定2015年要對已完成的畜禽減損技術進行凝練,加速已有成果的示范推廣;進一步開展畜禽肉分級技術研究,形成畜禽胴體和部位肉的分級體系;推進減損、分級裝備的試制進度,加快示范應用,使項目成果真正在行業中發揮作用。(通訊員 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