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調控與改良創新團隊研究發現乙烯與其它植物激素互作協同調控水稻根系發育的分子機制,為水稻根系改良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植物細胞(The Plant Cell)》上。
根系作為攝取水分和營養物質的重要器官,其生長發育的好壞影響植物的生長狀況,甚至決定農作物的產量。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水稻產量的高低關系到我國的糧食安全,因而,培育高產水稻品種一直是水稻育種人的首選目標。鑒于水稻根的生長發育與產量形成密切相關,鑒定并剖析根生長發育的重要調控因子,從而改善水稻根系結構,對于培育高產、抗逆水稻新品種、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意義重大。
經過進一步研究,發現乙烯信號核心轉錄因子OsEIL1能直接結合到赤霉素代謝基因 OsGA2ox1/2/3/5 的啟動子上來激活它們的表達,降低根中活性赤霉素含量,從而抑制根尖分生區的細胞增殖,并最終抑制水稻根的生長,也從而確定,乙烯和赤霉素在水稻根系發育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的資助。(通訊員 崔艷)
原文鏈接:https://academic.oup.com/plcell/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plcell/koac008/65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