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以“交流研討,發展提升”為主題,以大會主題報告及專題報告的形式分國際、國內兩個會場進行。中國農科院特產所李光玉研究員、新西蘭鹿業生產部經理托尼•皮爾斯、中國農科院飼料所高秀華研究員在大會上分別做了主題報告。
在國際鹿茸科學及產品技術研討會會場,專家們“圍繞鹿茸基礎科學、鹿茸生物及藥理活性、鹿茸生產與加工”等3個專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特產所邢秀梅博士、孫紅梅博士等20位國內外學者分別在會上就鹿茸再生機制、睪酮以及IGF-1在鹿茸生長過程中的作用、鹿茸化學及活性成分、鹿茸不同生長時期差異蛋白質組學、鹿產品加工利用、鹿茸對修復神經系統損傷、營養對鹿茸生長影響等內容進行交流。專家表示,鹿茸有效成份一直是國內外專家學者最為關注的問題,通過此次交流,既明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也對各個國家的研究進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在中國鹿業發展大會會場,專家們就如何確保產業健康發展、國內外鹿產業發展現狀、鹿產業形勢與政策、鹿產品加工、鹿產業發展模式、疾病防治與飼養技術等內容,采取專題報告和互動論壇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解讀與交流。特產所魏海軍研究員等人在會上做報告。李光玉研究員在對中國鹿業發展現狀進行認真的分析后,提出了今后我國鹿業發展的方向:一是啟動家養梅花鹿產品進入食品和保健食品試點,突破產品市場化的政策瓶頸;二是建立完善梅花鹿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三是提高科技對產業的支撐,加強基礎研究;四是加強行業自律。
此次會議是鹿茸科學研究領域及行業發展中的一次盛會,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從事鹿茸研究的廣大科技工作者、企業管理者搭建了拓寬思路、交流經驗、增長知識、加強友誼的平臺。通過交流,參會代表對中外鹿茸研究進展及鹿業發展現狀有了進一步了解,有利于取長補短、共創雙贏。此次會議也將對我國鹿業及全球鹿業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