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資劃所邱建軍研究員主持的“十二五”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農業源溫室氣體監測與控制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在北京舉行。農業部科教司有關人員以及全國11個省(市、區)的20多個單位科研、教學和行政主管部門的代表8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資劃所任天志副所長主持,王道龍所長代表項目主持單位致辭。
會上,邱建軍匯報了項目實施方案,介紹了項目背景、目標、研究內容、組織實施、任務與經費分解以及近期工作計劃。項目組還專門邀請了財務專家對專項經費管理和使用事項進行了專題培訓,重點就項目執行過程中經費管理與使用應注意的主要問題進行了解讀。會議強調,項目實施重點要在摸清我國農業源(旱地、水田、放牧草地、畜禽養殖)溫室氣體排放現狀,準確評估減排潛力,集成組裝確保農業產出的綜合減排技術等方面形成突破,為我國農業溫室氣體減排提供技術儲備。
據介紹,該項目是“十二五”期間農業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啟動的第一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也是全國重大協作類項目。項目將針對我國溫室氣體減排形勢日益嚴峻,但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本底不清、監測手段和標準不規范、控制技術嚴重缺乏的現狀,組織國內農業溫室氣體研究領域的優勢科研單位和技術力量進行協作攻關,力爭通過5年的努力,建立起農業源溫室氣體(CO2、N2O、CH4)監測網絡,覆蓋主要類型農業生態區,具備長期監測能力;明確主要農業源溫室氣體監測方法體系與技術規程;摸清典型農業源溫室氣體排放現狀,探明排放規律,評估典型農業源溫室氣體的減排潛力;提出農業源溫室氣體控制技術與措施,并建立技術示范;建立一支集中央科研院所、大學、地方農科院等優勢技術力量,長期開展農業源溫室氣體監測與控制技術研究的、穩定的專家隊伍和科研團隊,為國家節能減排和參與相關國際履約談判提供基礎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