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協同創新項目“茶葉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模式研究與示范”項目啟動與技術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該項目由茶葉所主持,根據科技助力產業發展的原則,在充分考慮示范基地典型性和示范帶動效應的基礎上,選擇在秦巴山區的陜西安康市紫陽縣、白河縣,四川巴中市平昌縣、南江縣,四川廣元市旺蒼縣和云南普洱市瀾滄縣共建立6個示范基地,開展茶園管理全程機械化、低效茶園改造、特色品種高效栽培、有機茶增效和普洱茶區云南大葉種茶園提質增效等5大類技術集成模式的研究與示范。
會上,項目首席專家曾建明研究員詳細介紹了項目2018年的實施方案。項目參加單位的專家分別作了茶園生產機械裝備技術、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集成的報告。與會專家、示范基地負責人圍繞項目實施方案展開了討論。部分基地企業代表就山區茶園機械化的園地適應性、氣候適應性,以及對茶園低改、大葉種無性系品種的適制性、幼齡茶園管理、茶葉加工全程機械化等方面問題和與會專家進行了交流。
茶葉所副所長阮建云對本項目實施提出了6個方面的指導意見,一是本項目是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鄉村振興戰略和創新驅動產業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所有參加單位和人員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高度重視項目的實施;二是抓好項目落實工作,做好項目技術方案通用性與區域性特點的結合,在實際工作中根據需求不斷調整,務求實效;三是做好技術培訓示范工作;四是要做好與其他項目的對接工作,多方面協同,形成合力;五是要加強交流,做好與地方主管部門、項目內部參加單位的交流;六是加強經費管理,合理合規用好經費,保證項目質量。(通訊員 陳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