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10日,農業部
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主持承擔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大宗農作物產地污染物阻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在西安召開項目工作匯報交流會。環保所所長任天志、科研處處長王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環學院院長呂家瓏、陜西省農環站周敏總工,以及特邀領域專家徐應明研究員、成杭新研究員、徐友寧研究員等出席交流會。
會上,項目課題各承擔單位分別就2014年課題研究工作進展、下一年度工作計劃等情況進行了詳細的匯報。特邀專家針對各課題進行評析交流,并對照任務目標就項目進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客觀的意見和指導性的建議。2014年度,該項目相繼完成了農田重金屬污染鈍化修復適應性和穩定性研究、有機肥料施用的產地重金屬累積效應研究、農作物與產地重金屬含量的劑量-效應關系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國農產品產地污染阻控技術生態補償方法、標準及機制等。分別在山東、天津、湖南、廣西、浙江、陜西、北京等地開展重金屬污染大田修復示范。發表學術論文24篇,其中SCI論文13篇,申請專利18項,授權6項,制定行業標準1項。
任天志結合我國當前農田重金屬污染形勢和工作,強調行業專項要全鏈條創新設計,一體化組織實施,要做到項目內部以及課題之間發揮協調聯動機制,要認真梳理問題、總結經驗,善始善終,確保各項科研工作順利開展,為我國當前農業環境面臨的突出問題的圓滿解決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同時就項目經費安全合理使用等提出具體要求。
會議要求,各課題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加強溝通,嚴格按照項目任務書各項要求保質保量完成工作目標任務。會議還對2015年工作項目工作方案做出具體部署。
浙江大學、中國農科院
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課題承擔單位專家20余人參加了交流會。(通訊員 姚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