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與法國國家科學中心合作研究的批準項目,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蜜蜂病蟲害生物學創新團隊侯春生副研究員主持申報的“蜜蜂病毒于兩種環境下在蜜蜂與胡蜂(原產地中國與入侵地歐洲)間的傳播與進化研究”項目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獲批的中法國際合作13個項目之一。
蜜蜂病毒自2007年被認為是蜜蜂蜂群崩潰癥(CCD)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以來,引起全球昆蟲學研究、病毒學研究領域學者的廣泛關注。我國蜜蜂病毒相關學者也緊跟國際步伐,不斷探索,在摸清病毒在我國的發生、流行與變化等情況下,為深入開展病毒的感染機制提出本研究。該項目旨在通過更廣泛的擴大蜜蜂的接觸范圍來深入了解蜜蜂病毒在發生、流行過程中的作用機制,尤其是病毒的傳播特點仍未明確。由于胡蜂在歐洲正在威脅著農業的產量及授粉者的生存,同時,我國胡蜂也是蜜蜂的最主要捕食者,從而為病毒的發生與傳播提供了條件。因此,通過對中法兩個不同環境下蜜蜂病毒的發生與傳播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胡蜂的遷移與在蜜蜂病毒傳播過程中的作用研究。
該項目是蜜蜂所第一個在蜜蜂病毒領域獲得國家自然基金委資助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是研究所在實施人才戰略后的蜜蜂病毒領域一個新的開拓。以刁青云研究員為首席的團隊緊跟國際步伐,為深入研究蜜蜂病毒奠定基礎,有利于推動蜜蜂所與國際蜜蜂病毒高校及科研機構開展實質性合作研究,對于提高蜜蜂所蜜蜂病毒研究及人才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項目合作也有利于吸引海外人才及優質資源。這也是侯春生副研究員2016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后,第二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通訊員 謝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