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畜禽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科技創新團隊,對該場48只保種公羊進行了50K芯片掃描和種質資源構成分析,同時與其他兩個山羊品種—內蒙古阿爾巴斯絨山羊和濟寧青山羊樣本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中衛山羊保種群內遺傳豐富度高于其他兩個品種,為中衛山羊保護與創新利用提供理論指導。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基因(Genes)》上。
據團隊首席馬月輝研究員介紹,寧夏中衛山羊是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是世界上唯一生產白色裘皮的山羊品種;而品種內遺傳多樣性的維持對選擇性育種、避免品種滅絕和其他形式的遺傳侵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中衛山羊保種群體內家系信息、親緣關系和遺傳多樣性測定及評價工作未見報道。
研究利用山羊50K芯片分別對48只中衛山羊、30只阿爾巴斯絨山羊和20只濟寧青山羊種公羊樣本進行全基因組掃描、親緣關系分析和近交系數計算,結果表明中衛山羊場的保種群家系數達17個,高于國家級保種場最低6個不同家系的要求。評價進一步發現中衛山羊品種ROH短片段較多、群體近交系數低(0.017)、有效群體數量較高,該發現表明保種群體的遺傳多樣性較高,為中衛山羊保種群的管理措施制定及種公羊育種計劃提供新的思路。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寧夏重點研發專項和中央級科學研究院基礎研發資金資助。(通訊員 高冰清)
原文鏈接:https://www.mdpi.com/2073-4425/11/6/652
寧夏中衛山羊保種群公羊遺傳聚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