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12日,為深入貫徹落實“三個面向”指示精神,系統解決創新團隊“三不兩沒有”問題,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草原生物災害監測預警與防控創新團隊在呼和浩特組織召開首屆中國草地植保學科發展座談會。草原所所長金軻、副所長林克劍出席相關活動。
會議邀請中國農科院植保所、蘭州大學、西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青海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內蒙古自治區和呼和浩特市草原站等11家相關單位的同行專家共40余人參加學術交流活動。與會專家圍繞報告主題,尤其是在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的戰略目標和要求下,我國草原植保工作面臨的新變化新要求新挑戰新任務展開了研討,系統研判世界草地植保學科發展態勢和前沿熱點,為進一步明確新時代我國草地植保學科的創新方向和重點任務提供了指南依據。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要為加快草原生態保護與恢復,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作出草地植保工作者應有的新貢獻。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生物災害危害頻繁暴發的新形勢,面對我國廣大草原牧區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指示精神的新挑戰,大家一致同意由草原所牽頭,集成各自學科和本研究領域的優勢資源和科技成果,群策群力,集體作戰,加快《天然草原綠色植保工程》一書的編著步伐,為促進草原生態保護建設和草牧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支撐和典型樣板。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充分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草原生態保護建設是國家生態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要用系統思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這是科技工作者從事草原科學研究的春天,然而又面臨著基礎薄弱、差距拉大的嚴峻挑戰。草原所作為國家隊,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充分發揮草原科技創新“領頭羊”的作用。草原生物災害監測預警與防控創新團隊要以全球視角,站在服務國家需求的高度,從引領學科發展的大局出發,積極謀劃和搭建各種交流平臺,開展頭腦風暴,集聚智慧、匯聚力量、凝聚人心,全力推進協作交流與聯合攻關,全面提升協同創新水平,共同突破一批重大理論、技術和產品,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支撐草原生態、草牧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通訊員 烏蘭巴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