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茶葉所承擔的浙江省科技計劃項目“茶葉安全生產過程控制和檢測技術的研究”順利通過了由浙江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評審,驗收專家組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浙江大學、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浙江省農業廳和浙江省科技廳等單位組成。
驗收專家組聽取了項目組的課題執行情況總結匯報,審核了相關驗收材料。經認真討論,認為該項目提交的驗收材料齊全,數據可信,完成了合同規定的各項任務和指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本項目是針對當前茶葉安全生產關鍵的土壤培肥、病蟲害控制和有害物質的檢測技術提出的。項目執行以來,開發出茶毛蟲病毒制劑和茶刺蛾病毒制劑共4種,對靶標害蟲的防效均在90%以上;篩選出苦參堿、莫比朗和農用噴淋油等6個農藥新品種,對靶標害蟲的防效在90%以上;篩選出適用于茶園使用的3種新型噴霧器具;研制出2種高分子材料包膜尿素肥料,緩釋期達2個月以上,具有明顯的提質增產作用,并在示范區進行了推廣應用;建立了一種能檢測有機氯、有機磷、擬除蟲菊酯和噻嗪酮等20種農藥的多殘留檢測技術,回收率達85%~119%,檢出限均在0.02mg/kg以下;用微波密閉消解-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OES)建立了茶葉中17種元素的快速測定方法,該方法操作簡便,相對標準偏差小,回收率為81.6%~107.2%;編制了茶葉田間安全生產技術規程,并建立了1個茶葉安全生產示范基地,示范區面積達到667hm2,產品質量和農殘指標全部符合出口茶葉標準。
分享到
“茶葉安全生產過程控制和檢測技術的研究”項目通過驗收
發布時間:2005-06-10
|來源: 茶葉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