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反芻動物飼料創新團隊,聯合美國阿肯色大學相關人員,首次采用機器學習算法FishTaco對早期補飼羔羊瘤胃微生物區系及其功能轉變進行了深度分析研究,發現了一系列與早期補飼相關的標志性微生物群體及其與瘤胃發酵的關系。該研究有助于完善反芻動物幼畜的培育策略,促進反芻動物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微生物(Microorganisms)》上。
據張乃鋒研究員介紹,羔羊出生后面臨瘤胃功能的建立過程,即從非反芻到反芻功能的轉變。早期補飼固體飼料可以顯著促進羔羊瘤胃及其微生物區系的發育。然而與早期補飼相關的標志性微生物及其對瘤胃發酵功能建立的調控機制仍不清楚。該研究通過采用Random Forest、Fish Taco及Network analysis等機器學習算法深度分析了瘤胃微生物數據及其與瘤胃發酵功能建立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早期補飼通過改變標志菌群及其共生菌來調控核心微生物區系結構,進而促進VFA的產生和瘤胃功能的轉變。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通訊員 張帆)
原文鏈接:https://www.mdpi.com/2076-2607/7/11/5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