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我院環保所具體承辦的“中國—歐盟農業生態補償研討會暨合作項目啟動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來自歐盟、中國的有關官員和專家共70余人參加了會議,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先生和歐盟農業和農村發展委員瑪麗安•菲舍爾•伯爾(Mariann Fischer Boel)女士出席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國內農業部、財政部、商務部的有關代表和天津、江蘇、安徽、云南四個省市項目示范點的有關專家出席會議。我院唐華俊副院長、國際合作局貢錫鋒副局長、環保所高尚賓所長等參加會議。會議開幕式由農業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姚向君主持。此次會議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和歐盟農業和農村發展總司主辦,由中國—歐盟政策對話支持項目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支持承辦。
牛盾副部長首先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對此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向參加本次會議的中外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
牛盾指出,農業合作是中歐戰略伙伴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環境保護政策也是雙方對話的重要議題之一。近年來的合作與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牛盾強調,21世紀中國農業同時肩負著糧食增產、農民增收、農村就業和環境保護等多重功能,既要為不斷增長的人口提供充足的糧食,又要兼顧農業環境保護和建設,這也是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生態補償政策是實現上述各項目標的重要途徑。為此,建立和完善農業生態補償機制,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穩定的資金渠道,是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關鍵。
牛盾說,歐盟在農業可持續發展及農業生態補償政策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希望雙方能以啟動實施中歐農業生態補償政策研究項目為契機,加強技術和政策交流,借鑒歐盟在生態補償方面的成功經驗,探索并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農業生態補償機制。
接著,歐盟農業和農村發展委員瑪麗安•菲舍爾•伯爾(Mariann Fischer Boel)女士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講,她簡要闡述了中、歐,以至世界農業面臨的任務和挑戰以及歐盟的經驗,同時對中歐雙方啟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補償研究聯合項目表示由衷的高興和良好的祝愿。
開幕式之后,與會專家圍繞歐盟農業生態補償機制、經驗、措施,以及中國有關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和生態補償現狀等進行了廣泛交流。并對“中歐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補償政策研究項目”的內容設計和組織實施等進行了具體討論和部署。
本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中歐農業可持續發展與生態補償政策研究項目”正式啟動實施。該項目由中國-歐盟政策對話支持項目(PDSF)提供支持,由我院環保所具體牽頭實施,目的在于通過中歐雙方交流研討與合作研究,以及試點示范,總結提出相關政策建議。項目的實施不僅對建立和完善中國農業生態補償體系,促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對加強和鞏固中歐間的戰略合作、促進雙方政策對話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