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業清潔流域團隊揭示了二氧化碳濃度長期升高的條件下作物調節根系形態和生理性狀及根際微食物網以獲取磷的生物學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宏(iMeta)》上。
在二氧化碳濃度長期提升條件下,解析作物對磷的獲取策略對于可持續農業以應對氣候變化至關重要。該研究發現,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提升了小麥根系形態,生理性狀和叢枝菌根真菌生長,促進磷的礦化和溶解,增強根際微生物群的相互作用,進而促進小麥的生長和磷利用效率。該研究成果強調了根系性狀和微生物群之間的多營養級相互作用在調節作物磷獲取策略中的重要作用,這可以促進我們對全球氣候變化下作物養分獲取策略的理解,并為農業系統中合理的磷管理提供理論支持。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青年科學家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項目的支持。(通訊員 王佳)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imt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