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由中國水稻研究所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七大農作物育種”重點專項“長江中下游秈稻優質高產高效新品種培育”項目2020年度總結會在富陽舉行。該項目成果喜人,超額完成了各項指標。
據悉,項目目前已育成品種101個,其中早秈稻品種15個,雙季晚秈稻品種26個,單季晚稻品種44個,麥后稻品種16個,可望培育年推廣能力200萬畝以上的品種5個;新品種示范推廣面積約2149.28萬畝;植物新品種權136項,其中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權83項,獲植物新品種保護權53項;制定新品種配套生產技術規程16項;獲得軟件著作權4項;獲發明專利10項;發表研究論文22篇;獲省部級獎9項。
會議對項目的后續工作安排提出了具體要求,一是項目各單位要進一步加強一體化實施,加強交流合作,聯合攻關;二是構建和應用水稻高效育種技術體系,注重知識產權保護;三是各課題要圍繞考核指標,凝練標志性成果,新品種培育,要體現出市場價值;四是財務管理不能拖后腿,落實經費的使用。要進一步重視項目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各課題牽頭單位加強財務自查,項目主持單位加強對課題和子課題的財務抽查,啟動預審計,確保項目財務安全。(通訊員 陳鎏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