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中國農業科學院
農業信息研究所合作的“中國小農戶市場參與及價值鏈發展研究”項目在京啟動。FAO貿易及市場司方成博士、駐華代表處項目官員傅榮女士出席會議,
信息所孟憲學副所長主持會議。
據項目主持人、
信息所聶鳳英研究員介紹,該項目主要從小農戶生產力、規模發展、市場分析,價值鏈發展回顧與政策總結,以及食物價值鏈案例研究等三個方面開展研究。科研人員將基于中國目前小規模種養在市場參與中顯著的異質性以及小農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通過引進FAO價值鏈分析框架,明確中國小農戶市場參與和價值鏈發展的內涵,尋找開發、改進價值鏈發展的方法,解決限制小農戶市場參與及價值鏈發展的主要問題,提高分析人員及政策制定者的能力,從而為更廣泛的市場發展提供政策支持。該項目的實施將指導國家在市場參與和價值鏈相關領域的政策,明確監管框架,提高小農戶在食品生產、加工和市場整個體系中的效率,有助于加強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合作,以共同應對小農戶和弱勢群體在參與食品生產和銷售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同時該項研究也將提高國內研究人員對價值鏈和小農戶的研究能力,為介紹中國農業發展和小農發展成功經驗提供渠道,為
信息所與FAO深入合作提供支持。項目的預期成果及經驗將在“2014年國際小農年大會”上推廣。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北京辦公室、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國家糧油信息中心、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相關領域專家出席了項目啟動會。(通訊員 王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