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心葉甲是近年來傳入我國的毀滅性重大外來入侵害蟲,1992年被列入我國對外檢疫害蟲名單。該蟲原產印度尼西亞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先后傳入亞洲、非洲、大洋洲及太平洋島國,害蟲繁殖力強,世代重疊,幼蟲、成蟲均深藏葉心取食危害,破壞性大,防治藥劑不易觸殺。1999年椰心葉甲侵入我國廣東,2002年侵入海南,被害植株數在過去25個月內竟擴大了27倍。現已直接威脅海南、廣東、福建、廣西、云南等省區林業及相關產業發展,嚴重影響疫區進出口貿易,已對生態景觀造成巨大破壞,有可能演變成新的生態環境災難,控制椰心葉甲的蔓延和危害迫在眉睫。
2003年底,應國家林業局要求,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與海南省林業局開展合作,進行了利用綠僵菌防治椰心葉甲的技術研究,以張澤華研究員為首的課題組在菌株篩選、生產工藝、劑型研制、林間施用技術等方面均取得重大進展,提出“隔株施藥,點片結合,綜合防治,持續控制”的椰心葉甲可持續控制技術,實現了綠僵菌防治椰心葉甲的關鍵突破,研究同時表明,綠僵菌制劑有一定的擴散控制效果,對非靶標生物蠼螋、小蜂、姬蜂等幾十種潛在天敵昆蟲沒有負面影響。目前應用綠僵菌制劑在海南省已防治5.5萬株感蟲椰樹,由于其對環境安全,控制椰心葉甲效果顯著,持續防治技術實現了綜合配套,被譽為防治椰心葉甲的又一利器。
2004年9月19日,海南科技廳邀請國家林業局、中國林科院、中國農科院、熱帶農業科學院、海南省林科院、廣東省林科院的有關專家,在海口市召開了“綠僵菌防治椰心葉甲可持續配套技術研究”的評審會。專家認為綠僵菌防治椰心葉甲研究取得了進展,大面積防治效果顯著,為重大檢疫害蟲椰心葉甲的生物防治尋找到持續控制的方法和途徑,并建議林間大面積示范推廣該技術成果。
2004年10月25日至26日,國家林業局在海口市召開“椰心葉甲控制技術研討會”,二十余家科研、管理單位的八十多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并現場考察了綠僵菌防治椰心葉甲效果。考察點內被害椰樹最初成片枯黃,今年6月應用綠僵菌對其中的600多株防治后,點內4500多株被害椰樹的絕大部分已重新煥發新綠,防治的效果極為明顯,綠僵菌防控椰心葉甲技術獲得了一致肯定。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梅旭榮所長、產業處周湧處長參加了會議,張澤華研究員應邀做了綠僵菌防治椰心葉甲研究與應用的專題報告。與會期間,還就綠僵菌研究項目的申報、推廣應用、制劑產業化等事宜同國家科技部、海南省林業局、相關企業開展了廣泛接觸與磋商,初步達成了研究所每年向海南省林業局供應5萬株椰樹綠僵菌制劑的意向。(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產業發展中心供稿)
分享到
綠僵菌防治椰心葉甲可持續配套技術獲成效
發布時間:2005-06-07
|來源: 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作者:admin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