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豬消化道傳染病創新團隊和豬免疫抑制病創新團隊共同研究發現豬氨基肽酶N(pAPN)通過內吞途徑促進豬德爾塔冠狀病毒入侵細胞并完成復制周期,闡明了豬氨基肽酶N促進豬德爾塔冠狀病毒入侵細胞及復制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病毒學雜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
據豬消化道傳染病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馮力研究員介紹,豬德爾塔冠狀病毒(PDCoV)是2014年首先在美國發現的一種豬冠狀病毒,其感染幼齡仔豬后導致仔豬腹瀉、嘔吐、脫水和死亡,對養豬業帶來巨大威脅。冠狀病毒產生致病的關鍵是必須完成其入侵和復制的整個生命周期。冠狀病毒入侵細胞需要借助宿主細胞的受體,豬氨基肽酶N是PDCoV的受體之一,但其促進病毒入侵及復制的具體分子機制尚不清楚。
為了回答這一科學問題,該研究將PDCoV感染不表達pAPN的HEK293、HEK293T細胞系,結果發現PDCoV可以入侵HEK293、HEK293T細胞系,但隨后無法啟動有效復制;但PDCoV感染表達pAPN的HEK293-APN、HEK293T-APN細胞系可以高效入侵并啟動病毒的有效復制,且在這一過程中,pAPN和PDCoV的病毒粒子與內吞標記物RAB5、RAB7和LAMP1共定位,揭示了pAPN通過內吞途徑介導PDCoV侵入細胞并完成有效復制。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項目、黑龍江省領軍人才團隊等項目資助。(通訊員 鄧彥莉)
原文鏈接:https://journals.asm.org/doi/epdf/10.1128/JVI.009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