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舉辦了棉花全程機械化現場觀摩暨棉花新品種展示會。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副院長吳孔明,河南省農業廳廳長朱孟洲,喻樹迅院士出席了觀摩會。
棉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也是勞動密集型作物。目前,種棉比較效益下降、人力投入成本高是限制我國棉花產業發展的瓶頸因素,推廣機械化植棉已成為棉花發展的根本出路。
近幾年,在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行業科研專項等國家重大科技計劃的支持和院科技創新工程的推動下,棉花所聯合農機化所加大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棉花全程機械化的研發力度,實現了農藝農機融合。根據機采棉特點,研發出具備吐絮集中、果枝始節高、豐產穩產性突出等特點,適宜機采的棉花新品種,為推廣棉花采收機械化打下基礎。通過引用和改造精量播種、覆膜、膜上打孔一體機,實現了精量播種、一播全苗、出苗后免放膜、免定苗、免補苗;生育期簡化化學調控,減少化控次數3次;利用生物降解地膜覆蓋,減少了農田地膜污染,減輕棉農高強度的田間揭膜操作;收獲期采用機械化采收。全程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節省植棉人工成本70%左右。
會議期間,代表們考察了棉花所近幾年培育適合機采的中棉所60、中棉所79、中915、中MB660、中6913等新品種(系),現場觀摩了農機化所研制的采棉機的收獲作業演示及精量播種機、工廠化育苗裝備、移栽機和無人噴施機等輕型棉花生產機械的現場演示。參觀了輕型機采棉清花、軋花、打包等加工流程,聽取了有關我國棉花全程機械化生產的栽培管理技術、棉花株型育種與機采棉培育、機采棉技術及輕型采棉機的研發等專題報告。
來自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和產棉大縣農業局、農機局、種業公司的代表及植棉大戶共17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通訊員 馮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