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功能基因組創新團隊以棉花品種“中棉所12”及其系譜為研究對象,鑒定到“中棉所12”豐產抗病相關的功能性片段,揭示了“中棉所12”豐產抗病的遺傳基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基因組生物學(Genome Biology)》上。
該研究組裝了“中棉所12”的高質量參考基因組并對其20個系譜品種進行了重測序,構建了圖形化的系譜基因組,鑒定到623個與豐產抗病相關的功能性片段。遺傳模式分析發現,來源于“中棉所12”的優異片段具有較低的遺傳穩定性,較難遺傳給予代品種。進一步研究表明,在品種驅動型育種策略下,優異片段的低遺傳穩定性、功能片段的地理不均衡分布、系譜中指紋片段的存在是制約骨干親本育種潛力的遺傳基礎。研究結果為棉花育種工作從品種驅動型向基因驅動型轉變提供了理論依據,對加快優異棉花骨干親本的育種應用具有指導意義。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通訊員 梁冰)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186/s13059-023-03124-3
中棉所12系譜研究策略及功能基因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