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課題的過程管理,跟蹤和檢查重大課題的執行情況,由作科所牽頭組織的“抗逆轉基因小麥新品種培育”重大課題抗旱小麥新品種培育現場會于5月26日在石家莊市農業科學院國家轉基因小麥中試基地舉行。
農業部科教司潘海平副司長,程順和院士,我院劉旭副院長、作科所萬建民所長、張保明書記、科技局袁龍江副局長,以及來自中科院、中國農大、我院生物技術所的專家和重大課題主持單位、12家課題參加單位約60多位代表參加了現場會。
在現場研討會上,課題主持人馬有志研究員匯報了抗旱轉基因小麥的研發進展。他說,“抗逆轉基因小麥新品種培育”重大課題實施兩年多以來,在抗旱轉基因小麥研發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該項目利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來自大豆、小麥等作物的抗旱關鍵基因創制出一批抗旱轉基因小麥新品系,其中,4個品系進入環境釋放,46個品系進入中間試驗階段。經過2009年和2010年二年的多點抗旱性鑒定,獲得了一批具有生產應用前景的節水抗旱小麥新品系。石家莊市農科院院長郭進考研究員詳細講解了現場會上展示的新品系節水抗旱鑒定試驗,新品系產量比較試驗和雜交后代選種試驗情況。現場展示的新品系表現了突出的節水抗旱性,在參加節水抗旱鑒定試驗的8個品系中,有3個品系分別在旱地組試驗中,比節水區試對照品種(邯4589)增產20%以上;在1水處理(拔節期灌水)或二水(拔節期和灌漿期灌水)試驗中,分別比邯4589增產10%以上,比水地區試對照品種石4185增產6%以上。轉基因小麥新品系節水抗旱能力增強的主要原因是根系發達,提高了水分和養分的吸收能力,使有效分蘗、穗粒數和千粒重均顯著提高。
在現場研討會上,潘海平對抗旱轉基因研發取得的進展給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三點要求:一是加強轉基因安全評價工作,確保產品研發安全有序;二是加強轉基因技術的科普宣傳,提高公眾認知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三是建立上中下游緊密結合,多學科多部門聯合攻關的創新團隊,加快轉基因生物新品種的研發進程。劉旭在講話中提出,今后要針對重點產品,集中有限目標實現重點突破,同時,加強抗逆性狀精準鑒定平臺建設和鑒定標準的制定。張保明在講話中感謝各級政府部門長期以來的支持與幫助,并表示作科所將全力為項目實施提供必要的支持。(馬有志)
抗逆轉基因小麥新品種培育場研討會
課題主持人馬有志博士向潘海平介紹轉基因抗旱小麥小區試驗情況
郭敬考研究員向考察人員介紹轉基因抗旱小麥石家莊試驗點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