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關鍵時刻能夠沖在最前面的集體。” 在防控禽流感的戰役中,有關領導評價哈爾濱獸醫研究所時如是說。
2004年和2005年,我國兩次發生了H5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哈爾濱獸醫研究所依靠近二十年的技術儲備研究,先后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項成熟技術和系列高效實用疫苗產品,解決了不同禽種的有效免疫問題,為有效防止疫情大范圍暴發流行作出重要貢獻。
2005年11月16日,在國家防控禽流感疫情的關鍵時刻,哈爾濱獸醫研究所召開了一個特別的會議,說它特別,因為這個會議的名稱就定為“非常工作時期動員大會”。“非常工作時期”的提出源自于此前哈獸研召開的一個黨政班子聯席會議。在那個會議上,黨政班子就貫徹落實農業部部長杜青林視察哈獸研時所作的重要講話和部黨組對哈獸研提出的新型疫苗的研制、禽流感疫苗的生產和儲備兩項事關全局的重要工作進行了研究。黨政班子一致認為:目前是防控禽流感的關鍵時刻,必須把防控禽流感看作是當前壓倒一切的大局。防控禽流感,關鍵靠科技。國家把這樣一個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獸研所,我們決不能辜負國家的厚望。因此要把當前所里的工作定為“非常工作時期”,所里其他的工作要堅決向禽流感工作“讓道”。黨政班子會上還制定了《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非常工作時期有關規定》。在所里召開的“非常工作時期動員會”上,所黨委書記姜維民、所長、黨委副書記孔憲剛明確提出了全所各級領導干部、全體黨員要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政治責任感出色地完成自己承擔的工作任務。
時光上溯到2004,我們可以看出,哈獸研在2005年11月份提出“非常工作時期”的號召不是偶然的。
2004年年初,周邊國家及我國內地相繼暴發了H5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哈獸研作為唯一的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和當時唯一的禽流感疫苗定點生產單位,積極作好檢測,及時、準確地為國家決策提供了科學的參考依據。同時,日以繼夜地為國家生產緊急接種用禽流感疫苗。在禽流感疫情最緊張的時候,所的黨政班子響應國家號召,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大局、識大體,在明知道本所將會蒙受重大經濟損失的情況下,無保留地向全國9個獸藥制品公司轉讓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剛剛獲得新獸藥證書的H5N2亞型禽流感滅活疫苗的生產種毒和全套技術,并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培訓和指導,為全國禽流感疫情的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和物質保障。
同時,在以前疫苗研制的基礎上,加大研究力度,僅在一年多的時間就研制出了新型“H5N1”亞型禽流感滅活疫苗、重組禽痘病毒活載體疫苗和禽流感重組新城疫活載體疫苗三個疫苗,取得了我國抗擊禽流感的“殺手锏”。
在近兩年的禽流感阻擊戰中,哈獸研的科研人員,特別是黨員科技干部從維護禽流感防控工作大局出發,投身科研和疫苗生產的主戰場,在疫情確診、監測、分析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為科學決策提供了及時準確、詳實的技術依據。
在國家禽流感參考實驗室里,有一個由田國彬、李雁冰、施建忠三名黨員組成的小組。他們三個人都是戰斗在禽流感疫情確診、監測、分析的第一線。禽流感病料的分析鑒定診斷必須爭分奪秒。每一批的檢測數據、每一次鑒定結果,都與平時不一樣。因為那不是普通的一紙鑒定書,它直接關系到送檢地區的疫情防治工作。為盡快分析鑒定出每一份送檢病料,快速準確地向國家上報檢測結果,每當收到一份送檢病料,登記核實后,他們三人都要立即進行雞胚接種、照胚,對于死亡雞胚及時進行流感病毒檢測。從接收病料到檢測結果出來,完成這些程序至少需要36個小時。在這36個小時里,一定要有專人在場工作。他們每天都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在他們的心里已經沒有休息日的概念。兩年來,所有檢測病料都是經過他們確診后上報給國家的。這些病料的檢測結果,為國家綜合防治禽流感的工作提供了科學的參考依據。
2005年青海湖候鳥禽流感疫情突然暴發后,在病毒危害程度不明的情況下,他們三人又在參考實驗室主任陳化蘭的帶領下,深入疫區采集病料,拿到了第一手實驗材料。通過系統研究分析,用科學數據證實,引發候鳥疫情的病毒并非來自我國南方,消除了國際社會將禽流感疫源地指向中國的不利影響。
農業部部長杜青林評價說,哈獸研在科研上取得的成績不僅對我國的科學技術、經濟發展方面作出了貢獻,而且在維護國家形象的政治方面也作出了貢獻。
禽流感重組新城疫活載體疫苗研制者之一的步志高博士,也是一名黨員。他的科研方向并不是禽流感,但是他對禽流感的研究領域非常關注。2001年,還在美國做博士后時,他看到了一篇利用先進的負鏈RNA病毒反向遺傳技術,構建表達H1亞型人流感病毒免疫原基因作為活載體疫苗的研究報告,立刻敏銳地察覺到:如果以新城疫病毒作活載體來表達H5亞型禽流感的免疫原,實際應用潛力巨大,將給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于是,他便與專門研究禽流感的妻子陳化蘭商討這個想法的可行性,兩個人一拍即合,很快便投入了研究。
在這個實驗過程中,陳化蘭負責研制提供H5亞型禽流感病毒免疫原基因,步志高則負責新城疫病毒載體的研制設計,這對他們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實驗的過程漫長而枯燥。有一段時間,他們和助手一起白天黑夜地泡在實驗室里,幾天也說不上幾句話,默不作聲地一遍一遍做實驗。經過3年的試驗,終于大功告成。這個疫苗將是世界上第一個可以同時防治兩種重大禽病的基因工程疫苗,在禽流感和新城疫的防疫方面將具有革命性意義。
兩年來,哈獸研的禽流感生產工作一直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用于全國各地的家禽免疫接種工作。在禽流感生產第一線,黨員發揮了先鋒作用。黨委書記姜維民、所長孔憲剛經常到一線檢查工作。孵化組組長宋淑萍、管理人員趙繼軍、高銳、成品車間主任郭興福、生產人員毛勝剛等都是黨員。每天他們都是在21點以后回家,節假日更是不得休息。他們說,“每天也沒有什么上下班的感覺,什么時候活干完了什么時候才能走,去年大年三十能正點下班,就算是‘提前’讓大家回家過年了。”
在今年秋季禽流感生產最緊張的時期,全所9個黨支部全部排出班次,輪流支援一線生產。今年入冬以后,所里5個職能部門、5個研究室排出11個組,又到一線支援生產,而且每天都是工作到半夜的11點鐘以后。但大家毫無怨言。
正是這許許多多無私奉獻、識大體、顧大局的干部職工,才組成了一個特別能戰斗的集體;正是因為這個堅強的集體,才能創造出燦爛輝煌!(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張曉鵬供稿)
科研人員正在緊張進行禽流感疫苗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