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智慧畜牧業創新團隊綜述分析了菊芋作為新型飼料資源開發應用情況,為菊芋飼用功能挖掘及新型飼料開發提供了理論基礎與技術依據。文章發表于《動物營養(Animal Nutrition)》上。
據團隊首席熊本海研究員介紹,隨著我國草食畜牧業快速發展,牧草類飼料產品需求不斷增加,但由于受土地、土壤等資源稟賦制約,牧草始終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特別是我國的高質量飼料嚴重依賴進口。為此,研究人員尋找并研究開發了一種具有較強生態適應性和較高營養價值的牧草資源——菊芋。菊芋(helianthus dubusosus L,簡稱JA)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鹽、耐寒、耐貧瘠、耐干旱和耐疾病等特性。該文章從菊芋的營養成分、生物活性以及作為飼料資源可行性等多個方面進行了闡述。牧草型菊芋秸稈在最佳采收期的粗蛋白、粗纖維以及鈣含量可與目前常用的牧草資源如苜蓿干草、黑麥草、玉米秸稈等相媲美。菊芋中還富含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黃酮類化合物、酚酸、倍半萜、多糖和氨基酸等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可以作為畜牧抗生素的有效替代品,為新型飼料資源開發提供了新路徑。
該研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國家科學數據中心、北京市奶牛創新團隊等項目共同資助。(通訊員 付松川)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aninu.2020.0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