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微生物智能設計與合成創新團隊與國內高校合作,研發了一種用于棉花黃萎病防治的新型納米農藥,并解析了其增效機理。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生物大分子雜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
棉花的生產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棉花黃萎病是影響棉花生產的最主要病害,病害一般會導致棉花減產10%~30%,嚴重時高達80%以上,甚至絕收,被稱為“棉花癌癥”。甲基硫菌靈是一種廣譜、低毒殺菌劑,但由于施藥次數多,殘效期短,活性成分易降解等缺點,對棉花黃萎病的防治效果嚴重受限。
該研究開發了一種甲基硫菌靈納米殺菌劑,使農藥粒徑從834 納米減小至86納米。試驗結果顯示,納米制劑可以顯著提高甲基硫菌靈的毒力和持效期,有效抑制大麗輪枝菌的生長,降低棉株病情指數并提高棉花產量,為頑固性土傳病害的殺菌劑研發供了一種新策略,有利于促進我國農藥減量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農業科學科技創新工程的支持。(通訊員 崔艷)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3.12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