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
植物保護研究所等單位主辦的系列國際會議“第二屆北京國際分子植物病理學術研討會”、“第四屆國際禾谷類線蟲病害學術研討會”、“國際類病毒及衛星病毒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此次系列研討會圍繞“追蹤植物病理學研究熱點,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的主題開展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研討。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馮東昕出席會議并致辭。
“第二屆北京國際分子植物病理學術研討會”圍繞病原菌和寄主相互作用、寄主植物抗病性、植物病原菌生物學等方面探討了分子植物病理學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了該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第四屆國際禾谷類線蟲病害學術研討會”圍繞全球禾谷類線蟲的發生與分布、生物學及經濟重要性、寄主抗性評價和利用、非寄主抗性控制和利用、分子診斷、基因組及寄生基因、生物防治和綜合治理等進行了充分討論,共同探討禾谷類作物線蟲病害的防控新技術。“國際類病毒及衛星病毒學術研討會”圍繞“類病毒和衛星RNA鑒定及其風險評估、類病毒和衛星RNA導致的寄主反應、類病毒和衛星RNA的遺傳多樣性及復制研究、類病毒和衛星RNA的檢測方法及防控技術等進行了充分的學術交流。中國農科院
植保所專家分別主持了上述系列國際會議,并在研討會上介紹了我國的研究進展,得到與會國際專家的肯定。
本次系列研討會吸引了國際分子植物與微生物互作學會主席索菲•卡蒙(Sophien Kamoun)教授,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杰出教授、美國國家生物安全科學顧問、國家外專局高端外國專家詹•李區(Jan Leach)教授等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出席會議,共有來自40多個國家的460多名代表參加本次系列國際學術研討會。此次系列國際研討會,展示了我國科學家在植物病理學科領域的創新進展,為進一步加強中國農科院與世界各國之間的項目合作提供了機遇。植物病理學是中國農科院創新工程的重點學科之一,會議的成功召開將有助于提高中國農科院植物病理學的研究水平及自主創新能力,推進我國植物病理學學科的快速發展。
據了解,自2006年以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項目、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轉基因專項和國家產業技術體系等項目的資助下,中國農科院
植保所在分子植物病理學、植物線蟲學和植物病毒學研究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連續在《植物細胞》(Plant Cell)、《植物生理學》(Plant Physiology)等國際頂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了90余篇高水平研究論文,得到國內外同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通訊員 孫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