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23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舉辦“第二屆農作物種質資源保存技術培訓班”,旨在貫徹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的重點任務部署,推進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意見》的實施。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作科所所長錢前院士等領導和專家出席開班儀式。
培訓期間,張延秋、錢前分別作了題為“種質資源管理概述”、“水稻種質資源現狀與展望”的主題報告。種質資源知名專家俞明亮等分別圍繞種質庫圃規劃設計與建設、種質收集編目、種質入庫圃保存技術、延長種質保存壽命技術、種質生活力監測預測技術、種質庫圃安全運行與管理、種質資源分類、種質資源信息化管理等專題進行授課。
會議要求,一要認識到種質資源保存工作的緊迫性。隨著種業的迅猛發展、國際形勢的變化,種質資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但野外資源仍存在消失風險,育種家手中的大量寶貴材料缺乏較好的保存條件,需進一步提升現有保存設施、保存技術。二要進一步加強種質資源保存體系建設。通過培訓班認真學習、充分交流,共同把全國的種質資源保護工作做好,力爭做到設施建設標準化、技術手段多樣化、資源管理規范化。
培訓班由作科所、草原所和中國農學會遺傳資源分會聯合舉辦。全國77家農作物、林木、園藝、藥用、牧草等相關單位,200多位從事種質資源庫圃的管理、操作和技術研發人員報名參加了此次培訓。(通訊員 衛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