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23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辦的歐盟地平線計劃亞洲首屆國際農產品質量安全學術研討會與真菌毒素國際培訓在武漢召開。來自德國、法國、意大利等14個國家的60多位國內外農產品質量安全研究領域專家學者齊聚武漢,學習我國先進的真菌毒素檢測技術。
真菌毒素是真菌產生的次生代謝產物,包括黃曲霉毒素、鐮刀菌毒素等,污染花生、玉米、大米等主要農產品,嚴重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針對真菌毒素檢測靈敏度低、不能滿足高靈敏現場檢測需求等關鍵技術難題,油料所歷時20年,創制出1C11、2C9、10G4等高親和力抗體、基因重組抗體和納米抗體,創造了靈敏度最高、特異性最強的世界紀錄。構建了容量最大的真菌毒素抗體資源庫,覆蓋了政府監管的糧油與飼料真菌毒素種類,實現了快檢技術核心材料的突破。首創了銪標記時間分辨熒光檢測等3種真菌毒素高靈敏現場檢測技術,靈敏度比現有同類技術提高10倍以上。
此次培訓班是油料所在國際真菌毒素學會與歐盟地平線計劃真菌毒素項目支持下,作為項目指定培訓中心,首次在亞洲舉辦的國際真菌毒素培訓班,研討了真菌毒素檢測技術現狀與趨勢,開展了實際操作培訓,對提升國際真菌毒素檢測技術水平,加強農產品及食品質量安全政府監管,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通訊員 鄒仕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