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11日,中印兩國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相聚北京,研討兩國改革的經驗教訓,并共同商討雙邊未來在農村經濟和發展研究等領域的合作。為期兩天的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和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的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共同舉辦,我院農業經濟研究所承辦。
翟虎渠院長在會上作了題為“中國的農業科技體制改革” 主題發言,就中國農業科技體制存在的問題與挑戰、中國農科院的改革舉措及中國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的方向等問題進行了交流。翟院長指出:中印兩國共同負擔著比世界上1/3還要多的人口吃飯問題,而農業科研在養活這些人口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必須通過深化公共農業科研體制改革,提高農業科研的效率,減少政府的管制,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鼓勵企業投資農業科研。
會中,與會的專家學者就兩國農業與農村改革和發展的經驗進行了回顧、比較和討論,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長馮·布朗(Joachim von Braun)在會間指出“中國和印度分別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實體之一,兩國的未來經濟仍將持續強勢增長,中國和印度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將越來越大,但這兩個國家依然存在大量貧困人口,加總起來幾乎占全世界貧困人口的一半”。“因此,減少這兩個國家的貧困、饑餓和營養不良不僅是中國和印度的未來奮斗目標,同時也是全世界責無旁貸的義務” 。
在過去一、二十年內,中國和印度都實施了市場經濟改革,這兩個大國的漸漸融入全球經濟被普遍認為是上世紀下半葉國際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里程碑。在這次會議上,中印專家以農村發展和扶貧為核心聯合撰寫了9篇論文,這在中印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如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和前印度計劃委員會委員、總理經濟顧問蘇爾(C.H.H.Rao)教授共同討論中印改革中的政治經濟學問題;錢克明所長和印度著名農業經濟學家波爾(Suresh Pal)共同作了中印農業科技體制比較的報告;樊勝根博士與印度農經專家Sukhadeo Thorat共同做了中印在農業公共投資與扶貧方面的經驗教訓報告。會間成立了“國際農業農村發展研究中心”,此中心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CAAS)和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共同主辦,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IAE/CAAS)為依托,面向全國和國際的松散、開放型的國際研究中心,我院翟虎渠院長與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的Joachim Von Braun所長為中心的成立舉行揭牌儀式。會后,與會的外賓還赴北京郊區和河北省香河縣進行了現場考察和訪問。
參加并主持會議的還有國務院研究室李炳坤司長,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柯炳生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張曉山所長,國家計劃委員會經濟研究所馬曉河所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