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土壤有害生物防控創新團隊解析了土壤熏蒸劑棉隆的有效降解產物異硫氰酸甲酯對土傳病原真菌尖孢鐮刀菌的抑制機理,為土壤熏蒸劑抑制致病真菌的毒性機制提供了參考。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
土傳病害是限制高附加值作物生產的重要瓶頸,土壤熏蒸消毒是土傳病害防控的有效技術,但土壤熏蒸劑抑制土傳病原菌的機制尚不清楚。
該研究結合轉錄組測序技術,探究了異硫氰酸甲酯對尖孢鐮刀菌的作用機制。研究發現,熏蒸處理后,尖孢鐮刀菌細胞壁和細胞膜收縮折疊,液泡增多,線粒體腫脹變形,且在細胞質中不均勻分布;菌絲體內抗氧化酶活性、參與三羧酸循環重要酶活性均顯著下降,而表征細胞膜脂質過氧化的丙二醛含量顯著增加;參與細胞內物質和能量代謝、信號轉導、轉運和催化的差異表達基因變化顯著。該研究豐富了土壤熏蒸劑對土傳病原真菌的作用機制理論。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北京市創新團隊和河北省土傳病害綠色防控技術創新中心項目的支持。(通訊員 郭建英)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3.122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