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2014年(第六屆)全國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管理與發展研討會在蘭州召開,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主辦,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節水農業研究所承辦。來自29個省、市、自治區農科院土肥所的120余名專家、學者,以及管理部門人員參加了研討會。
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魏勝文、甘肅省農牧廳副廳長楊祁峰、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王道龍分別致辭。會議邀請了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種植業管理司的同志分別就“科研體制改革新形勢下的農業科技定位與發展”和“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項目創設與農業可持續發展”作了介紹,對下一步全國土壤肥料領域如何緊緊圍繞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等國家重大需求深入開展研究提出了殷切期望,并呼吁與會代表積極參與全國耕地質量大數據平臺建設,積極謀劃耕地質量提升等國家重大項目,穩步推進耕地質量立法等工作。
會議特邀蘭州大學生命科學院、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李鳳民教授、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逄煥成研究員、甘肅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與節水農業研究所車宗賢研究員分別作了題為“黃土高原旱地農田生產力與土壤質量的協同演化”、“鹽堿地控抑鹽技術與機理探討”和“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與土肥學科面臨的機遇挑戰”的專題報告。李鳳民教授建議在西北黃土高原區,在提升旱地主要作物產量的同時,也應該高度關注農田土壤質量的演變趨勢,以促進兩者的協同演化,保護好西北脆弱的農田生態環境。逄煥成研究員則針對西北沿黃灌區鹽堿地長期存在的土壤鹽分“表聚化”嚴重、作物產量低下甚至絕產等突出問題,創新提出了集控鹽、抑鹽、培肥、促生等效果于一體的“上膜下秸”控抑鹽增產等鹽堿地快速高效改良利用關鍵技術。車宗賢研究員針對國務院決定建設甘肅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構筑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屏障的戰略決策,探討了土肥科學與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建設的相關科學問題。同時,來自全國土壤肥料領域的近30家研究單位分別就研究所的管理與發展作了發言交流。
本次會議的召開,進一步加深了全國土壤肥料領域各研究單位的溝通與交流,對謀劃好“十三五”土壤肥料研究領域的重點方向,促進土肥學科構建全國科研大聯盟具有重要作用。(通訊員 唐鵬欽)
分享到
院網信息發布與管理
最新動態
- [工人日報]我國科學家破譯油菜害蟲西北斑芫菁染色體水平基因組2025-04-25
- [新京報]177.65公斤 新品種刷新我國三熟制模式下油菜單產紀錄2025-04-25
- 奶牛瘤胃微生物優勢脲酶結構與綠色脲酶抑制劑2025-04-25
- 蛋白乙酰化修飾調控大口黑鱸肝臟炎癥和纖維化進程2025-04-25
- 陸地棉與海島棉葉片細胞類型的保守與分歧2025-04-25
- 能調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鯤鵬”2025-04-25
- 楊振海走進樹人講堂 為研究生作專題講座2025-04-25
- 納米尺度“破譯”鎘與吸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2025-04-25
- 核酸標準物質新進展2025-04-25
- 抗病毒基因的敲除可提高植物病毒載體介導的蛋白表達2025-04-25